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供热工程》教学大纲学分:3总学时:32理论学时:30实验学时:2面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大纲执笔人:成剑林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供热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目前常用的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的室内供暖和集中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供暖系统的设计能力;了解供暖与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论知识方面:学习本课程之前,应系统的学完《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基础课程,要求有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上注意与以上学科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内容,清楚系统设计基本原理及基本设计方法。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紧跟本学科的发展,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实验技能方面: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有一直观的了解,加强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并掌握一些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会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做一些简单实验设计,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3、课程教学改革(与原课程内容做比较)总体设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传授给学生有关供热供暖系统方面的理论知识。删繁就简着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教学;注意与其它课程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例如可适当减少水力计算方面的教学时数。二、教学大纲内容(一)课程理论教学绪论(2学时):《供热工程》课程的任务和基本内容;供热工程技术发展概况。集中供热对节约能源和国民经济的意义。第一篇供暖工程第一章: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8学时)第一节: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室内计算温度、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温差修正系数、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传热面积丈量第三节:围护结构附加(修正)耗热量朝向修正耗热量、风力附加耗热量、高度附加耗热量第四节: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第五节:冷风渗透耗热量第六节:冷风侵入耗热量第七节: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例题第八节:高层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方法简介本章重点、难点:1、供暖系统负荷计算基本原理2、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原理及特点建议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启发式与形象化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具、挂图、幻灯及课外实验等方法使同学讲授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并结合工程实际讲解,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思考题:1、围护结构耗热量的基本组成及各项修正系数的物理意义2、围护结构最小热阻与经济热阻的意义第二章: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3学时)第一节:散热器对散热器的基本要求;铸铁散热器、钢制散热器的特点;散热器的选用原则第二节:散热器的计算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散热器散热面积计算;散热器布置原则第三节:钢制辐射板第四节:暖风机本章重点、难点:1、对散热器热工、卫生和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2、散热器的构造与性能3、散热器面积的确定与布置建议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多媒体、教具、挂图、幻灯及课外实验等方法使同学讲授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并结合工程实际讲解,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思考题:1、铸铁、钢制散热器相比较,各自的优缺点2、散热器的选用原则第三章:热水供暖系统(4学时)第一节: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及作用压力;系统形式第二节: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垂直式系统;水平式系统;各种系统形式的特点第三节: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分层式供暖系统;双线式系统;单双管混合式系统第四节: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和主要设备及附件膨胀水箱、排气设备、温控装置本章重点、难点:1、重力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2、各种系统形式的优缺点建议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形象直观的向学生阐述各种系统形式的运行机理,及其特点、注意事项。思考题:1、垂直失调的原因2、高层建筑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特点第四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6学时)第一节: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水力计算基本公式;当量局部阻力法和当量长度法;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和方法第二节:重力循环双管系统管路水力计算方法和例题第三节:机械循环单管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方法和例题第四节:机械循环同程式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方法和例题第五节:不等温降的水力计算原理和方法本章重点、难点:1、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及基本原理2、双管、单管系统水力计算3、不等温降法水力计算建议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多媒体、教具、挂图、幻灯及课外实验等方法使同学讲授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