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程知识结构表解优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9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新课程知识结构表解优质资料.doc

高中历史新课程知识结构表解优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历史新课程知识结构表解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高中历史新课程知识结构表解(通史体系)时间、分期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8世纪)春秋战国(前8至前3世纪)中国历史经济1、农业:原始农业发展,经历了火耕、耜耕,青铜农具等几个发展阶段;土地制度由氏族土地公有发展为奴隶制土地国有制(西周井田制最为典型)。2、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商代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商朝发明原始瓷器。3、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1、农业: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战国得到确立;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以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出现。2、手工业:春秋晚期出现钢剑,战国铁农具推广;丝织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春秋末的范蠡被后世尊为商人祖师;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各主要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政治1、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始创王位世袭制;商朝奴隶制中央、地方国家机构趋于完备。2、西周创立宗法制,是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3、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带有血缘宗族和神权色彩。1、春秋前594年鲁国“初税亩”促进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持续数百年,秦国商鞅变法最为深刻,封建制度得以确立。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和变法,改变了三代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文化1、思想:周礼是儒学的重要来源之一。2、文艺:原始歌舞为后世戏曲起源;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有帛画和壁画;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3、科学:中国为世界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国家。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系统的自然数数字。1、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传统文化体系奠基;孔、孟、荀使儒家成蔚然大宗。2、文艺:春秋时的《诗经》是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战国屈原的《离骚》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长的抒情诗;战国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3、科学:出现算筹计数法、赤道坐标与《天文》、有性杂交、《黄帝内经》、楼船等成就。世界历史古代希腊(前9世纪-前4世纪中期)古代罗马法的起源(前6-前3世纪)经济古代希腊的农耕经济和航海、殖民活动发达。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物质基础。1、罗马法的起源。①前6世纪末共和国初期,罗马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②前五世纪中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③前3世纪中期以后,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公民法逐渐演变成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3、罗马法的作用:其制定与实施,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奴隶制度,巩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政治1、前9-8世纪出现雅典奴隶制城邦国家雏形;前8-6世纪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尖锐。2、前594年梭伦改革奠定雅典奴隶制民主的基础;前5世纪初的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制;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利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文化1、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以普罗泰戈拉等为代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甚至主张所有人都应当是平等的,并据此否定奴隶制,这些观点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最早萌芽。2、苏格拉底比智者学派更加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知德合一”等观点,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主干知识思考题: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试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2、古代希腊和先秦时期的中国的政治体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试简要加以说明,并结合各自的社会现实简析差异的成因。3、先秦时期的中国思想家和古希腊思想家都重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试列举各自的主要代表人物,并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以及这种不同对各自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的不同影响。4、从内容、影响两个方面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并结合各自的国情分析其历史影响不同的主要原因。时间、分期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上)秦汉(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魏晋南北朝(3世纪至前6世纪晚期)中国历史经济1、农业:精耕细作农业初步发展。出现垄作法、代田法等耕作方式;有了农学著作《氾胜之书》;发明了犁壁、耧车、耦犁等先进农具;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有休耕和两年三熟制。2、手工业:青铜器轻巧华丽;东汉水排使冶铁长期领先世界,瓷器生产技术成熟;丝路开通,丝绸外销激增。3、商业:秦始皇经济举措有利于商业发展。汉代长安、洛阳、临淄、宛、成都等大城市,发展为著名商业中心;长安商业区和住宅区严格分开,设令、长管理;丝路开通,外贸发展。1、农业:黄河流域精耕细作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