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支付服务中基于风险的AML管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网络支付服务中基于风险的AML管理.doc

中国网络支付服务中基于风险的AML管理.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文文献中国网络支付服务中基于风险的AML管理严立新(音译)上海复旦大学反洗钱研究中心艾力山(音译)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法学院跨国犯罪预防中心唐军(音译)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反洗钱研究中心摘要:目的---本论文的目的是揭示网络支付易受洗钱侵扰,分析实施RBA的关键,最后就在中国网络支付反洗钱管理方面应用RBA提供一些建议。设计/原则/方法---本篇论文分析了网络支付的特征,介绍了最新的关于中国第三方支付与支付结算体系的一些协议,提供支付宝的案例来阐明在中国因特网支付行业中实施AML的重要性研究结果---中国的网络支付业正在繁荣发展,但是相关管理法规明显滞后。最近由中国银行发布的管理条例表现了中国政府把第三方支付行业(包括网络支付)纳入国家AML管理之下的决心。创新/价值---本论文突出中国网络支付易受洗钱侵扰的状况并建议网上支付AML管理应该致力于基于风险评估后端账户控制。关键词:因特网;电子商务;洗钱论文类型:研究论文1.介绍当电子商务越来越普及,商业变得越来越全球化。而通过利用现代科技,这将增加身份相关的金融犯罪风险。国际反洗钱理论认为洗钱者普遍想利用金融管理的弱点把脏钱融入合法的经济体系,而在管理盲点被发现和察觉的可能性又相对较低。作为一个新出现的管理松散的付费手段,因特网付费在洗钱三个阶段的任何步骤上都可以被利用--安置,分层,整合。网络付费的复杂的性质和特征[1]使有效的AML管理在这一领域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Filipkowski,2008,p.18).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6月21日颁布了《关于非金融机构提供的付款服务的管理条例》(后面简称为《管理条例2010》),正式地把第三方支付纳入了中国AML管理和监督的体系之下。《管理条例2010》条款二设定了中国由非金融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的四个范畴,包括因特网支付服务,预付卡服务,POS业务还有其他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支付服务。实际上,因特网支付占据第三方支付的最大份额(PBC,2010)。在中国,伴随着电子商业的迅速发展,在短短几年之内,网络支付业务已经达到了每年数万亿人民币的交易量。基于《中国2009反洗钱战略发展纲要》(后面简称为《AML战略发展2009》),本论文聚焦于中国RBA应用到网络支付服务的AML管理方面内容(PBC,2009b)。2.网络支付的AML管理的复杂性电子商务可以提供给消费者和从商人员广泛的利益。对于消费者来说,网上的商品提供更广泛的选择,而且价格更便宜。在网上销售商品为偏远地区的人提供了商业机会,而且可以使商品被能够上网的人看到。电子商务与网上支付是完全基于因特网平台的新兴的产业。与传统商业模式和非网络金融服务相比,这个新兴的产业和新的技术带给商务经营以新的理念,那就是快速与方便。然而同时它也为非法经营创造了潜在的渠道。因特网有一些吸引犯罪分子的特征,包括匿名,非面对面的联络,交易速度,全球化进程,新的技术以及跨境活动。(Filipkowski,2008,p.18)。在网络支付产业迅速发展与滞后的相关的金融管理和对策有着明显的差距。事实上,中国网上支付的空白区或灰色区域涉及范围从进入许可到商业步骤。隐藏于网上支付的安全及风险问题国内外广泛的关注。2.1.金融行为专门小组的网络支付报告FATA的2003年四十条建议中的第八条认为:金融机构应该对来自于新的发展中的技术的洗钱威胁投入特别的关注,因为这些技术使匿名更加方便。假如需要的话,要采取措施阻止这些技术在洗钱中的使用。金融机构特别应该有政策和程序来处理与非面对面商业往来交易的相关的任何具体的风险。(FATA论洗钱,2003,p.4)。FATA在2006年10月发布了具体的新付费方法的报告,指出新的付费方法跟传统的交易有极大的不同,各国都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到了2008年6月,FATA发布了另一个具体的报道,名为《洗钱以及商业网站和网络支付易受恐怖主义分子资金攻击的脆弱性》,重新强调了管理网络支付的重要性。基于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报告提供了通过商务网站和网络支付系统进行洗钱的主要特征和实际的案例研究,提出了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的建议。事实上,此报告总结出,只要相关部门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同时适当的与顾客身份,记录保存和交易报告相关的一些措施得以实施的话,与商务网站及网络支付相关的潜在的易受攻击性并不一定可能比非网络支付存在更大的风险。(FATA论洗钱,2003,p.12)。2.2网络支付的易受洗钱侵害性2.21非面对面的业务及有限的人为干预能够连上即使非常遥远的网络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使非面对面的交易变成现实。不管是登记还是交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匿名地进行。在有些网站,匿名的E-mail地址就足够进行登记和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