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3页《李将军列传》学案一、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字典,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如文言字词、翻译有不懂的,在文中标注出来或写在下面,课堂上进行提问。二、结合文章的批注,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见解。三、阅读有关于李广的诗歌,思考这些诗歌各自写出了李广什么特点,诗人对李广的态度以及司马迁对李广的态度。并结合自身的阅读以及你对李广的了解,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李广的。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燕歌行唐•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注释】(1)燕歌行:乐府旧题。诗前有作者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张公,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曾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一般以为本诗所讽刺的是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部将赵堪等矫命,逼平卢军使击契丹余部,先胜后败,守珪隐败状而妄奏功。这种看法并不很准确。(2)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3)烟尘:代指战争。(4)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5)摐:撞击。(6)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7)伐:敲击。(8)榆关:山海关,通往东北的要隘。(9)旌旆: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旆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都是泛指各种旗帜。(10)碣石;山名。(11)校尉;次于将军的武官。(12)羽书;紧急文书。(13)猎火: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作为军事性的演习。(14)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一说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此处“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实指。(15)凭陵:仗势侵凌。(16)杂风雨:喻敌骑进攻如狂风挟雨而至。(17)腓:指枯萎。(18)斗兵稀: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了。(19)身当恩遇:指主将受朝廷的恩宠厚遇。(20)玉箸:喻思妇的眼泪。(21)蓟北:唐蓟州在今天津市以北一带。(22)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23)三时:指晨、午、晚,即从早到夜。(24)阵云:战场上象征杀气的云。(25)死节:指为国捐躯。节,气节。(26)李将军:指汉朝李广,他能捍御强敌,爱抚士卒,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滕王阁序(节选)唐•王勃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四、文本思考:文中写了李广的哪些事?这些事塑造了李广什么样的形象?司马迁运用了哪些手法塑造了李广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