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研组管理制度教研组管理制度(通用26篇)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研组管理制度(通用2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研组管理制度1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规范各类教研活动形式,提高活动效率,加强对教学实施过程的监督,特制定本制度。二、各教研组活动内容:1、教研组活动每二周一次、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定时定点,人员齐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45分钟。2、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的理念、讨论教材的重点、难点,实行有效的集体备课。每次安排一位教师主讲。3、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心得交流,尤其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4、实行三级开课和听课制。即备课组内开课和听课、教研组内开课和听课、对外公开课活动的开课和听课。5、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切实贯彻“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6、配合教务处组织好期中、期末考试和月考。规范出卷和阅卷,及时做好成绩统计工作,将完成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交教务处。7、督促各任课教师合理布置作业、及时批改、检查。8、教研组积极建设自己的网页,内容充实,每月都有新内容。9、指导、落实本教研组相关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如:研究性学习、课外兴趣活动、学科主题活动等)。10、组织好学科教学辅导资料的`收集、编写工作。11、要求每学期开展1—2次特色活动。同时要求认真记录,内容要详实,并及时交教务处。12、能积极执行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三、考核1、考核等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津贴:以每月考核决定奖励等级。(一等奖原则上不超过30%)3、教研组副组长参考教研组长的奖励等级教研组管理制度2一、加强教研组基本建设1、争创优秀教研组。2、开展教学基本功达标创优活动。3、定期进行全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二、指导教师提高有效教学能力1、有计划地学习有效教学的.先进经验。2、开展有效教学的评比活动。3、培养有效教学的典型。三、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化1、定期检查单元知识达标情况。2、定期开展期中期末质量分析活动,提出教学改进措施。3、学科统考、评比、竞赛成绩达普教前3名。四、根据学科特点,增强教学德育功能1、掌握学科知识结构体系。2、教学中自觉进行德育渗透。五、落实学科学生特长培养工作1、做到活动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四落实。2、第二课堂活动正常。教研组管理制度3校本教研是以解决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特制定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一、校本教研组织机构。1、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校本教研实施小组:以教研组为单位,各教研组主要指导与组织者分工如下:午次星期上午下午星期一计算机星期二政治语文星期三历史数学星期四化学、地理英语星期五生物物理学科教研组组长及主抓领导安排表组别组长主抓领导职责:①制定学校校本教研的总体规划。②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深入校本教研第一线,下到有关教研组组织指导教研活动,并每人承担1~2项校本教研课题研究。③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④适时聘请专家来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职责:①制定学校校本教研的工作计划、指导各教研组课题组制定教研计划,落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②收集、整理学校校本教研的各种资料、总结学校校本教研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提出建议。③定期完成对教研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评价。⑤向领导小组推荐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人选。3、校本教研专家组。①区外专家:聘请省教科院、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②区内专家:市教科院领导、教研员、区教研员及市内其他相关专家。③校本专家:本校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部分中小学高级教师。二、校本教研的主要任务。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思想,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努力提升办学品位。三、校本教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动要求:1、校本教研的形式。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课例研究、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