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9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

江苏省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南通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息,杭州亚运会女子铅球决赛在9月29日晚18:30正式开始,该项目的亚运会纪录是由中国选手隋新梅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创造的,成绩为20.55米,这个纪录已经尘封了33年。有关铅球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月29日晚18:30”和“33年"都是指时间间隔B.铅球出手时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C.20.55米是比赛中铅球运动的位移大小D.考虑实际情况,比赛中铅球运动的路程必小于20.55米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江上新建的沪苏通大桥有很长的引桥,这是为了减小汽车重力沿桥面向下的分力B.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但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不变C.静摩擦力的方问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任意夹角Fμ=fFD.根据N可知,滑动动摩擦因数μ滑动摩擦力F成正比,与正压力F成反比fN3.物理学的巨大发展得益于科学家们创造和应用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比值法、微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变速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匀速运动的小段,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把速度变化的过程处理成许多速度不变的过程,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ΔxΔxB.根据速度定义式v=Δt,当Δt足够小时,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这里用了理想化模型法ΔvC.定义加速度a==Δt用的是比值定义法D.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都不需要考虑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4.如图甲所示,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固定,橡皮条的长度为GE.在图乙中,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受到拉力F1、F2、F3三力的共同作用,静止于O点,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EO。撤去F1、F2改用一个力F单独拉住小圆环,仍使它静止于O点,如图丙所示。则F1与F2的合力是()A.FB.F的反作用力C.F3D.F3的反作用力5.如图所示,将小玻璃珠从A处沿着玻璃斜面以1m/s的速度大小向上弹出,玻璃珠先向上后向下运动,到达斜面底端B处的速度大小为2m/s。若这一过程可以看成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并规定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那么下列物理量的等式中正确的是()A.初速度v=1m/s,末速度v=2m/sABB.速度变化量△v=-3m/sC.玻璃珠的位移s=1mD.平均速度v=1.5m/s6.如图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A.通过cd段的时间为3tB.通过ce段的时间为(3-2)tC.ae段的平均速度小于ce段的平均速度D.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c点的瞬时速度7.甲、乙两个物体初始时刻在同一位置,运动图像分别为图中实线和虚线,两个图像均为14圆弧,圆弧的半径均为a,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意义未知,下列说法正确是()的A.若实线和虚线分别为甲、乙的运动轨迹,则甲、乙的速率相同B.y表示位移,x表示时间,则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C.y表示速度,x表示时间,则x=a时用乙间的距离为0.5πa2D.y表示加速度,x表示时间,则x=a时甲、乙同的距离为0.5πa28.如图所示,小车内有一小球被轻质弹簧和一条细线拴接。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始终保持竖直状态,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则()A.小车不可能做匀速运动B.小车可能向右做减速运动C.弹簧有弹力时,细绳一定有拉力D.细绳有拉力时,弹簧可能没弹力9.在濠河上赛龙舟是南通中学的传统活动,下列v-t(速度-时间)和s-t(位移-时间)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比果先到达终点B.戊的速度始终比甲大C.在中途甲和丁船头会出现并齐的情况D.在中途甲和丙船头会出现并齐的情况10.筷子是中国人常用的饮食工具,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挾”,汉代时称“箸”,明代开始称“筷”。如图所示,用筷子夹质量为m的小球,筷子均在竖直平面内,且筷子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使小球静止,已知小球与筷子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小球转动,则()A.每根筷子与小球间的弹力大小不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