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默写1.可溶性还原糖(如.、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_____色Cu2O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_____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___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____色反应。(制____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滴清水→放材料→盖片。注意盖盖玻片时如何防止气泡产生: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装片中央的水滴,再将盖玻片慢慢放下),斐林试剂一侧使用时注意:_______,双缩脲试剂使用时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___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_________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当细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胞不断失水时,______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呈色,易于观察。0.3g/ml的蔗糖溶液。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为什么?答:不会。因为红细胞不具细胞壁。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必修1一P78、P83)、实验目的:1.探究不同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二.方法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设计实验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实例1:温度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例2: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对PH4、尝试用____溶解色素并经过过滤方法___叶绿体中色素和用纸层析法、____色素。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溶解溶解色素。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溶解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层析液不能没及不能没及_______,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不能没及观察实验结果扩散最快的是______,扩四种色素之所以能被分离,是因为胡萝卜素(橙黄色)散最慢的是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_______,含量________不同不同。不同叶黄素(黄色)最多的是叶绿素a(蓝绿色)___叶绿素b(黄绿色)5.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___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菌.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橙色的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_______。6.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剪去洋葱根尖__2-3_mm,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____和体积分数为95%的____的混合液中解离,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放入清水漂洗余约____分钟,目的是_洗去根表面的盐酸,便于染色,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然后用______染色,再漂洗,最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时要先用______镜找到_____区细胞,再换用____镜仔细观察。7、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其程序是:组织问题、调查小组→确定课题→分头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汇报交流调查结果,调查的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度近视(600度以上)等。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8.选择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____________(NAA)等。处理方法:1)_____处理方法: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方法)(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法:2)______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法可。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探究活动:包括选择实验材料、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与交流。可先设计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进行摸索,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缩小浓度浓度的实验。注意因素:A.温度要一致;B.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C.设置对照组。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进行对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___浓度浓度。比,目的是探究2,4-D或α-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浓度。,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9、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