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行動展示盒-麵包樹的認識與應用教學目標:利用標本、圖卡,並透過「錦囊寶物尋秘」遊戲,學習認識麵包樹,並瞭解其利用價值與功能。教學活動:老師先以PPT檔介紹,認識麵包樹的構造與功能,並引導學生觀察麵包樹根、莖、葉、花序、果實橫切片,閱覽麵包樹各器官的影像圖卡,加深印象,並到戶外實際觀察認識麵包樹,最後進行錦囊寶物尋秘之遊戲。教學目標:利用由植物標本館志工擔綱演出的「麵包樹下的回憶」一劇,透過主角鍾愛與麵包樹爺爺的對話,讓同學瞭解麵包樹的功用及其生態。教學活動:老師先參考「2008麵包果節全記錄」中的有關麵包樹的神話與故事,並講述給同學聽,引發同學的興趣後再播放「麵包樹下的回憶」影片,透過戲劇的欣賞,輕鬆快樂的學習麵包樹。麵包樹下的回憶短劇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習觀察各種植物的生活史,從種子發芽,一直到長成大樹及開花結果等,不同生長階段的觀察,一年四季的變化,相關的病害、蟲害,及觀察在其生活史中與其相關的動物與昆蟲。教學活動:老師先利用PPT簡報檔,介紹麵包樹的生活史,引導同學參考、利用相關的資料(麵包樹生活史圖卡一份、花蓮區農技報導37-麵包樹天牛為害與防除手冊一本、麵包樹栽培管理、麵包果奇遇記),自行製作一張麵包樹的生活史。教學目標:以麵包樹樹葉為開端,引導學生以觸覺及視覺觀察植物的葉子,並進而瞭解不同類群植物葉子的特性,提升學生對葉子細部觀察的能力。教學活動:老師先以PPT簡報檔,簡要介紹十種觀察植物的特點,引導學生辨識不同類群植物的葉子,觀察葉子的顏色及外形,葉緣類型,測量葉子的長寬,並以放大鏡觀察葉子的上下表面及附屬物(如鱗片、毛)。教學目標:以麵包樹的瘦果為開端,引導學生透過動手剝、觸覺、視覺,瞭解並認識瘦果、穎果、莢果、堅果、翅果之差別,及不同果實的生態適應性。教學活動:老師以PPT檔介紹10種果實的資料,並利用果實標本讓同學看一看、摸一摸,吸引同學的好奇與觀察。果實剝剝樂,每人將一粒麵包果瘦果、稻子穎果、花生莢果之果皮剝除,比較其難易度,藉由「水晶球果實之秘」的遊戲,瞭解植物果實的類型及其傳播方式及機制。果實剝剝樂教學目標:從比較麵包樹之花與果實與其他四種植物之花與果實,彼此之間的相同與相異處,引導學生學習以植物之花與果實之特性製作樹狀圖,瞭解植物分類的方法與原則。教學活動:老師以PPT簡報檔說明5種植物花與果的特徵。並觀察5種植物果實標本。同學尋找出正確的植物圖卡,黏貼於樹狀圖上,並報告所屬植物在花與果實樹狀圖上的位階及與其他4種植物的相關性、相異性及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