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10篇师德师风培训体会1一直以来,我都被我们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感动着:你们,埋首案头,笔耕不辍;你们,从早到晚,以园为家;你们,苦口婆心,春风化雨.你们,肩负着家长的期望,承载着孩子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背负着孩子们的明天,你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埋头苦干,书写着幼儿教育的辉煌篇章.现在,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本人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深刻的认识.一、热爱教育事业是师之根大而言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小而言之,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对我们自己而言,也许就是一个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我们以此为生,养家糊口,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宝贵的青春,还将继续付出我们一生的心血.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仓兰云、彭钰娅老师,带着有病的身体,没叫过苦,没叫过累,就这样默默的坚持着.陈夕霞、郭唯老师经常拖着沉重、疲惫的步子,穿梭在一个个班级.这样的老师,就在我身边,时刻感染着我.我唯有踏踏实实、默默地干好自己的工作.教师同样面临生活压力和世俗的诱惑,只要你不想“混饭吃”,就要透支脑力和体力,付出巨大的成本去做这“光荣的事业”.从没有老师叫一声苦、一声累,也不计较报酬.我相信,家长会明白老师的付出,学校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社会会承认老师的奉献.我们可以自己抱怨教师工资太少,埋怨教师地位低下,但我们绝不容许有谁污染教师这一职业.我们总有些话不说,总有些事不做,我们觉得那样不符合我们的身份.带好孩子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别无选择,愿我们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延续一下我们的生命,快乐的工作,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岗敬业,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停留在口头上,更要把它熔铸在我们的生命里.二、关爱学生是师之魂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曾有个家长跟我说:“老师,我们就喜欢你教.孩子交给你,我们放心.”“怎么呢?”我问她.她欣喜地说:“你对我们孩子多好啊!从来没有歧视他们.”说实话,我做了些什么呢?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尊重他们,公平公正.你也会因此得到他们的尊重.不要抱怨孩子不懂感情,不要抱怨一代不如一代,而要问问,我们付出了多少情感.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有个理论:中国学生小时候太拼命,长大后就失去拼搏的欲望.国外孩子则相反.爱学生吧,不要有条件.一个人的能力也许有限,影响力有限,但无数能力有限的人行动起来,这个世界就有了改变的希望.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关爱孩子的行动震撼着我的心灵.尤其是那些班主任周小丹、吴晓霞、朱以芳、孙玉建、黄海燕、吕颖、路德燕等老师,严爱结合,从心灵深处教育学生,确实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让爱化作我们的行动,去抚慰孩子们的心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有了新的特点,爱孩子有了更深的内涵.我们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假想中醒悟出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公平公正、尊重,成为孩子们的伙伴、朋友,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杨林柯精辟地论述:“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在教育行动中,让孩子明白活着要寻求价值和意义,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让孩子们看到和触摸到一个比课堂更大更真切的世界,让孩子的心灵更宽广,精神更强大.让学生不仅考上理想学校,还学会面对这个世界,这既是对学生的爱,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一个好老师,会让学生一生受益.老师们,让爱化作一缕春风,吹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三、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是师之本1、读书让自己强大.先贤梁启超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读书可以忘记打牌,打牌忘记读书.多读书是唯一的方法.读书,可以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健全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学习让自己敏锐.教师就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是圣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从领导到家长也都要求我们把孩子们管理得最好、教得最好.但总是事与愿违,我们总有恨铁不成钢的不平衡心理,在教育教学行为上表现为没有耐心、方法简单,甚至违反教育教学原则出口伤人、出手打人.要平衡我们这种心理,就要时时告诫自己,要允许孩子犯错!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师德修养,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把为孩子服务做到实处.只有这样做,孩子在教育中不但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