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复习专题——中考文言文专项知识点归纳(word).doc
上传人:一只****iu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3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2023年复习专题——中考文言文专项知识点归纳(word).doc

2022-2023年复习专题——中考文言文专项知识点归纳(word).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2023年复习专题——中考文言文专项知识点归纳(word)一、初中文言文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虽有嘉肴,弗食是,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选自《孟涂文集》)【注】①奚:怎么。(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②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③君子之学必好问________④舍问,其奚决焉________(2)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B.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C.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D.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4)选文【甲】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后,对这两篇短文的感受。答案:D解析:(1)甘美,美味,甘味;反省;喜欢,喜爱;放弃,舍弃(2)D(3)①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②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能好学。(4)教学相长;问学相辅(5)【甲】:教别人相当于自己再学习一遍,教和学相结合;【乙】:只有真正的好问者,才能学到知识,两者相辅相成。【解析】【分析】(1)“不知其旨也”翻译为“就不知道它的味美”,“旨”意思是“味美”。“然后能自反也”翻译为“然后能自我反思”,“反”意思是“反思”。“君子之学必好问”翻译为“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好”意思是“喜爱”。“舍问,其奚决焉”翻译为“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舍”意思是“舍弃”。(2)“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意思是““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据此断句为: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故选D。(3)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句中“虽”意思是“即使”,“至道”意思是“好的道理”,“弗”意思是“不”。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句中“勤”意思是“多”。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4)甲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乙文运用对比论证告诉我们“问与学”是“相辅而行”的道理。(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和两文的观点“教学相长”和“问学相辅”来谈即可。故答案为:⑴甘美,美味,甘味;反省;喜欢,喜爱;放弃,舍弃;⑵D;⑶①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②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能好学;⑷教学相长;问学相辅;⑸【甲】:教别人相当于自己再学习一遍,教和学相结合;【乙】:只有真正的好问者,才能学到知识,两者相辅相成。【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⑵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⑶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⑷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⑸本题时应注意抓住文段中心,理解文段含义,结合中心作答,结合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注意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成语。偷梁换柱把作者的在该文章中的观点、体验换成自己的话再重新演绎一遍。【附参考译文】【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乙】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