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5篇 陋室铭课件-人教级全册语文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辽宁地区)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5篇 陋室铭课件-人教级全册语文课件.ppt

(辽宁地区)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第5篇陋室铭课件-人教级全册语文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5篇陋室铭一、文学常识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唐顺宗时,热心支持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屡遭贬谪,本文即作于此间。《陋室铭》选自《全唐文》,是作者在和州刺史任上写的。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通常用韵文写成。这里指品德高尚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出名,著名长到,蔓上这连词,就5.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4)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理解与探究1.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文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都称得上“芝兰之室”。4.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例分析。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自然环境优美表现“陋室不陋”;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往来人物博学表现“陋室不陋”;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生活情趣的高雅表现“陋室不陋”。6.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一、(2017抚顺)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题。(导学号:52564001)【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①。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藜藿②饱后。气吐胸中,充塞宇宙。笔落人间,辉映琼玖③。人能知止,以退④为茂。我自不出,何退之有?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炎炎论之⑤,甘处其陋。绰绰言之⑥,无出其右。羲轩之书⑦,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离口。谭中和天⑧,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选自《小窗幽记》)【注释】①牖(yǒu):窗户。②藜藿(líhuò):泛指粗劣的粮食。③琼玖:美玉。④退:隐退。⑤炎炎论之:(如果)以华美而论。⑥绰绰言之:(如果)以旷达而论。⑦羲轩之书:指上古时期的书。⑧谭中和天: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博学的人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我自不出,何退之有?我自己不出仕,又何言隐退呢?3.选出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陋室之陋的一项()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用盆为池,以瓮为牖。D.墙高于肩,室大于斗。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节操、志趣;在语言方面,两文文辞精练,多用四字短句,并且__________,读来朗朗上口。二、(2017安徽)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子罕》【注】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出名,有名2.翻译下列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2)或曰:“陋,如之何?”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三、(2016辽阳)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