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练习题 隋唐(大纲版).doc
上传人:是翠****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古代史练习题 隋唐(大纲版).doc

中国古代史练习题隋唐(大纲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隋唐练习题1、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B.完善中央集权C.加强对是地方的控制D.扩大民主权利2.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唐太宗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3.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C.魏征生前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4.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5、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他勤于政事,不仅仅是体恤百姓,更想让大臣们长守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A.稳定社会秩序B.维护地主阶级长久的利益C.缓和阶级矛盾D.完善各项政策6、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者有道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表明唐太宗()A认识到君民是互为因果关系的B认真总结了前代灭亡的教训C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D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7.唐太宗曾说:“吾居位以来……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唐太宗牢记隋亡教训,善于反省自己的过失B.唐太宗时期对人民剥削依然沉重C.唐太宗时期政权统一,疆域广阔、交通便利D.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物产丰富8、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B.唐初调整政策使社会安定,为“治”的局面出现创造了条件C.唐太宗的开明政策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D.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9.隋朝三省六部制的推行,突出反映了()A.宰相权力的增大B.任人唯贤的原则得以贯彻C.中央决策的民主化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10、北方民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的直接原因是()A.与吐蕃建立和亲关系B.在西突厥故地设北庭都护府C.妥善安置东突厥降众D.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11.右图是唐代著名城市分布图。其中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和商贸中心的是()A.①B.②C.③D.④12.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生产什么瓷器出名?()A.青瓷、粉彩瓷器B.粉彩瓷器、白瓷C.青瓷、白瓷D.白瓷、青瓷13.下面有关唐代的丝织业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B、丝织品品种繁多,能织写实风格的织锦C、民间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D、苏杭等地生产细密精致的缎成为当时代表14.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D.商业的繁荣发展15.下面能反映出唐朝商业的发展的有()①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②出现了柜坊和飞钱③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④“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16.有唐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这则材料反映了()①唐初经济发展状况②唐代某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③唐政府征收茶税④唐代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17.右图片的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A.黄河流域B.珠江流域C.长江流域D.淮河流域18.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19.唐太宗说:“隋末无道,上下相蒙,主则骄矜,臣惟谄佞。上不闻过,下不尽忠,至使社稷倾危,身死匹夫之手。朕拨乱反正,志在安人,平乱任武臣,守成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以匡不逮。”这段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