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制讲稿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7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设备管理制讲稿学习教案.ppt

设备管理制讲稿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目的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维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卫生,特依据相关法律制定本规定。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所有设备职责3.1设备部负责公司所有非项目设备的统计和管理,以及协助人力资源部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3.2各车间负责对本部门内使用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控制。3.3各相关部门协调设备部做好一切与设备相关的事项。工作程序4.1新设备及零部件验收入库管理规定4.1.1入库设备及零部件必须有供应科质检申请单,必须有由供货方提供的供货清单及完整的设备资料(重要的设备资料由供应科移交设备部,其余的设备资料由仓库收货人代收集移交设备部),严禁设备资料不全的设备入库。4.1.2设备部负责检查(jiǎnchá)设备出厂是否具有相应的手续、合格证、说明书备品备件。4.1.3仓库收货人最好对照合同的技术附件验收,仔细核对数量。如果验收者无合同,验收完毕应立即把验收结果给五金库主管一份。4.1.4设备部对新置设备及零部件按要求进行验收,做好记录,并提出疑问,未经验收不得入库。4.1.5仓库必须做好入库单,并双方签字确认。4.2设备维护保养规程4.2.1操作人员应做好下列主要工作:a)严格按操作规程(cāozuòguīchéng)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b)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c)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d)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4.2.2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应,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值班人员及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4.2.3维修工人要明确分工,对分工负责包干的设备,负有维修好的责任,并做到:a)定时定点检查,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b)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并结合设备予以消除;c)保质保量完成维修任务。4.2.4所有备用设备需有专人定期检查维护,注意防尘、防潮、防冻、防腐蚀,确保所有备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4.2.5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总结操作和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4.3检修管理规程4.3.1设备检修分大修、中修、小修;4.3.2根据检修间隔期及设备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编制出设备大、中、小修计划;4.3.3设备检修计划由车间编制;4.3.4备品备件计划由车间在每月20日前报仓库,经核库后由分管副总审批,供应部负责购买;4.3.5系统(装置)停车大检修要做到:a)每年6月份之前应提出年度大修项目计划,经分管副总审批后下达,各车间应根据项目计划上报相应的配件及材料计划;b)由一名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大修工作;c)组织和指挥大检修的人员要统一计划,统一指挥和统一行动。要切实抓好停车、置换、检修、试压、开车“五个环节”;d)大检修中必须严格质量检查和检修竣工验收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检修任务;e)设备检修必须严格办理设备交接手续,严守检修安全技术规程;f)压力容器的检修,除按检修规程或方案验收外,还必须执行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g)设备大、中修要有完整的检修记录,大修要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并记入设备档案;h)检修人员必须做到科学(kēxué)检修,文明施工,现场要清洁,对工程质量要一丝不苟;i)设备部每年对设备的大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主要设备的大、中修计划完成率必须大于95%;j)设备部定期对车间中修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4.3.6主要设备:在生产工艺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并且保证生产能够安全、连续、平稳运转的设备。4.3.7设备完好标准:a)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b)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c)仪表、计器、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d)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紧固、齐整,符合技术要求;e)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求;f)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符合要求。g)设备运转正常,无振动、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性能良好,生产能力达到铭牌标定指标。h)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规程要求;i)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无跑、冒、滴、漏。4.4设备密封管理规程4.4.1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帐;4.4.2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管理,明确责任,对车间应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4.4.3消漏、堵漏工作经常化、具体化。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bǎochí)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下,暂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记录在案,做出消除计划;4.4.4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