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
上传人:一条****轩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10/NUMPAGES总页数10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ào)箴言(zhēn)相得益彰强聒不舍B.嘶哑(yǎ)箧子(qiè)娇揉造作富丽堂皇C.冠冕(guān)瘦削(xuē)附庸风雅鸠占鹊巢D.亵渎(xiè)摇曳(yì)李代桃僵形销骨立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契合教晦慷慨大方融会贯通B.荣膺譬喻拈轻怕重门廷若市C.坚深签署锐不可当流连忘反D.阑珊蜡烛器宇轩昂离经叛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没有相应的文物收藏知识和文化修养储备之前,不要贸然从事艺术品或古董的收藏。B.对那些只懂得爱慕虚荣,攀比炫富而不努力学习的同学,他一向是鄙夷的。C.反腐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曲突徙薪,让想腐败者不能腐败。D.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来这里度假真是相得益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A.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钢铁厂参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芳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B.“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C.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D.中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项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B.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C.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枝笔。D.只要旗子笑了,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了,大地的希望就有了。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南方地区的北部也呈现出初冬的萧瑟。②节到小雪天降雪,农夫此刻不能歇。③小雪时节,秋去冬来,冷空气侵袭。④在以前,人们便开始猫冬,或倚在墙根晒太阳,或围在屋内烤火盆。⑤而如今是人勤地不懒,变冬闲为冬忙。⑥苏轼之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便描摹了此时的景象。⑦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③⑦①⑥⑤②④B.②③⑦①⑥④⑤C.③⑦①⑤②④⑥D.②③⑦⑤⑥④①7、古诗文名句默写。(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5)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提困难,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杜甫《望岳》)(6)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用鹤的形象,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之情。(刘禹锡《秋词》)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①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③足兵(________)④民信之矣(_______)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4.你认为[甲][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买了半山百合在市场里,有个宜兰人,每隔几天来卖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