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研究中的性别视角和研究方法.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9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婚姻家庭研究中的性别视角和研究方法.ppt

婚姻家庭研究中的性别视角和研究方法.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为什么要在性别视角的背景下研究家庭与婚姻1949年以后的变化男女平等与妇女解放:时代不同了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导致的家庭地位的变化农村集体经济时代的“铁姑娘”1978年之后的反思:李小江:《走向女人》二、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对性别视角的影响女性主义运动的主要目标:女性主义运动是向传统劳动分工方式挑战。原有的劳动分工方式让男性得以控制所有的公共领域—工作、运动、战争、政府,同时使女性成为家庭中没有报酬的奴工,承担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女性要求享有人的完整权利,向男性(所有男人为一个族群)和女性(所有女人为另一个族群)的不平等关系挑战,向所有造成女性无自主性、附属性和屈居次要地位的权力结构、法律和习俗挑战。(P15)男权制包括的内容:第一,男性统治。第二,男性认同。第三,将女性客体化。第四,男权制的思维模式(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线性思维,等级思维,直线发展。P7,但是这仍然是有争议的问题。男性实际上是意识到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的弊端以及线性思维的弊端。)三、研究方法:如何在个案访谈中达致对婚姻家庭中的两性关系的认识这本来不应成为问题,但为什么我还认为它是个问题,是因为在研究实践中它被模糊了。因为女性学的研究者大都是女性,而且还是知识女性,所以在研究实践中,她们往往误以为知识女性的感受就是普通女性的感受,知识女性的问题就是女性的问题,而看不到知识女性其实只是女性中的精英分子,但是构成女性成分大多数的其实不是精英分子。她们有着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有着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念。2.注意女性的社会标识3.方法论的起点:思想符合客观实际4.将日常生活作为研究领域这里的“生平情境”借用的是现象学社会学家舒茨的概念。舒茨认为,个体自童年时代开始起就通过自身的经验与父母、朋友、老师的言传身教获得认识、界定和适应环境,应付各种事件及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诀窍等方面的知识。这样的知识由日常语言和方言的命名而类型化。对个体来说,这样的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类型化知识自童年时代始不断积累,把这个世界既作为现存对象来接受,也作为具有过去和未来的对象来接受。这样的类型化知识和他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具体经验,共同积淀成为经验储备;后者即是他此后理解社会现象、采取相应社会行动的基础。另外,由于个体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由特定的人群哺育起来的,他因而具有特定的欲望、兴趣、动机、性格、抱负、以及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信仰,所以,由这些经验和知识构成的经验储备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舒茨称之为个体的“生平情境”(biographicalsituation)。在这里,“生平”系指个体经验储备形成的历史性。(霍桂恒:《舒茨》,载《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苏国勋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5.社会变迁的背景:宏观意义上的普遍性6.关注生老病死在这里,“生”有两层含义,一是生存,或者通俗点说是生活着并努力活下去。在这个意义上它包括了家庭主要成员与其家庭成员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所采取的所有行动(当然首先是饮食起居)。对一个妇女来说,婚姻生活是生存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所以婚姻生活方面的变故(比如结婚、离婚与丧偶)都会影响生存状态,这是我们在考察“生”时必须关注的。“生”的第二层含义是生育,对于一个已婚妇女来说,她们或者处在生育期,或者已经过了生育期,但是即使她们过了生育期,她们子女的生育因为和家族的绵延相连会引起她们的关注,可以说子女和孙子女的生活状况是她们心头挥之不去的念想,她们和子女的互动和代际关系亦在这样的常态中发生和持续。7.深度访谈:理解、感受与洞察感受:所有我们听到的被访人的叙述以及观察到的访谈现场的种种现象都是有意义的,但是未必都有社会学的意义。而同时作为研究者的访谈主持人的任务就是通过真切的感受将有社会学意义的材料从所有材料中分离出来,并在一个开阔的理论视野之下做出初步的、刚离开经验层面的理论概括。这样的理论概括的意义在于,它是从生活中直接被采撷出来的,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生活本身的生动和丰富,但另一方面,它又确实是一个具有准确的解释力的理论概括,能够对由观察而得的现象以及访谈材料的意义给出一个相对深刻的说明和解释。洞察:对事实真相的洞察,对被访人内心世界的洞察,对现象背后的意义的洞察。所以,参与式观察就成为访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做好访谈的两个关键问题:(1)进入。(2)获知真相。生活史切入:从他/她的个人生活史出发,我们自然能对他/她赋予访谈内容和访谈场景的意义给出一个合乎他/她的逻辑和情理的解释;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由此获得对被访人在访谈中就其访谈内容所主观建构的意义的逻辑(访谈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和解释。另一个意义是,实际上以个人生活史为切入点的深度访谈隐含了这样的假设:宏观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文化会以不同的方式投射到不同的个人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