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32页第PAGE\*MERGEFORMAT32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32页第二十章所得税一、本章考情分析1.本章在考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今年新独立的一章。由于新准绳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引进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要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从而确定所得税费用,基本上都是新增知识点,考生应充分注重。2.本章重点是:(1)确定暂时性差异;(2)确定所得税费用。3.复习方法:暂时性差异最多见的是由于计提减值产生,因而,应将所得税与资产减值结合起来复习。近年考点年度考点涉及题型2003递延所得税余额,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所得税单选题,综合题2004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所得税综合题2005减值预备与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所得税调整计算题,综合题2006减值预备与所得税计算题二、本章考点精讲现将要点分析如下:第二十章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出题的方式有两类。第一类,单独以二十章所得税会计出一道计算题。07年最有可能单独出一道题。第二类,结合到综合题中,主要结合点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站在利润表的观点看二十章所得税:二十章是所得税会计,也就是全部二十章的提法是站在会计的线上的阐述,税法是不认可的。比如说成本法与权益法,要清楚所谓成本法和权益法是会计这条线的阐述方式。无论权益法还是成本法对应缴税金所得税没有任何影响。所以二十章所得税,是一个会计的核算方式。税法认的是差,不管是永世性差异还是暂时性差异,见差就调。在实务操作中,所得税申报表不受任何影响,影响了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第二十章所得税占在利润表的角度有两条线,第一条线,会计—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会计产生的果实是利润总额,与之配比的是所得税费用。第二条线:税法—应纳税所得额—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表示税法产生的果实是应纳税所得额,与之配比的是应交所得税。在利润表差点下的解题思路:1.计算应交税费-应交税所得税,必然是贷方;对应科目“所得税费用”2.计算递延所得税。会计折旧递延所得税税法折旧|折旧差||折旧差|×税率×税率会计折旧大,科目就发生在借方;税法折旧大,就发生在贷方。暂时把暂时性差异,即时间性差异理解为折旧。对应科目“所得税费用”出现分录的可能性有两种,两贷一借,两借一贷。其中有两个会计科目是定死的,所得税费用准绳上是在借方,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在贷方,递延所得税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站在利润表的差点理解暂时性差异: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对某项收入和成本费用都认可,但是在某一期数量集有差异。如,对某台固定资产,税法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而会计按照加速折旧;无论何种折旧方法,应提折旧总额是相等的。也就是在全部的折旧期会计折旧和税法折旧的代数和是一样的,但某一个年度来讲折旧有差,这就是典型的暂时性差异。永世性差异是认可的口径不一样。如,国债的利息收入,免所得税,在会计利润总额中体现投资收益,但永世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也不需求上税。如,税务局的罚款,营业外收入,会计利润认可,但是税法中永世不能税前列支。计税工资的调整、业务接待费的调整、广告费调整都是永世差,技术开发费的加剧抵扣是永世差。一、所得税会计概述新准绳对所得税的核算方法作了严重改变:由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的核算是会计核算中的难点,应分成两条线: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1.应交所得税(1)应交所得税是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所得税税率在纳税调整额中,包含了永世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即会计与税法的规定有差异就要调整。(2)应交所得税作为负债核算,在核算中,设置“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进行核算。(3)应交所得税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中。2.所得税费用(1)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会计的规定计算的。(2)所得税费用作为费用核算,在核算中设置“所得税费用”科目进行核算。(3)所得税费用列示在利润表中。通俗地说,所得税会计就是在应交所得税基础上如何确定所得税费用。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核算有三个步骤:(1)计算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2)计算暂时性差异的影响额,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期末余额①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所得税税率②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所得税税率。暂时性差异1.暂时性差异概念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特点是本期发生会在以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