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防暑降温小常识防暑降温小常识14篇防暑降温小常识11、使用防暑降温工具使用空调,风扇,凉席,太阳帽,水,这些都是不错的防暑降温工具,因此在夏季来临之际首先要确定这些防晒产品能够正常的使用。2、及时的补充水份夏季应该多喝一些温白开水,或者淡盐水,蜂蜜水,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少喝饮料,由其是可乐,雪碧,汽水都含有大量的糖精和电解质不适合多喝。多喝不仅不能解暑,反而会影响到个人的食欲。3、穿合适的衣物夏季出汗多,因此要注意选择具有好的吸汗效果的衣物,千万不选择化纤类的衣物,因为化纤类的衣物是最不好吸汗的。同时也不要选择深色系的衣物,由其是黑色的衣物容易吸收太阳的波长,而让你更热,相反的一些浅色系的衣物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研究称,夏季穿红色的衣服是最防热的,因此可以多偿试一下。夏季的衣服要薄,但是不宜过短,因为皮肤是没有自主散热的功能的,所以如果穿得过短的话,都有可能使你更热。4、拒绝酒精由于酒精的影响体内容易湿热过度从而引起一些感染,此时如果在饮酒的话,就会加重湿热的感觉,会使得整个人更不舒服。5、选好出门时间应该说夏天的太阳从早上的8点到下午的16点都是非常“毒”的,因此要尽量避免这个时间出门。如果有必要出门的话,也要尽量从一些树荫下路过,尽量避免与太阳直接接触,同时要做好防晒工作。6、家里要时刻准备清凉油夏季温度高,一不小心就会有中暑的问题了,因此家里要时刻准备清凉油,正汽水,等一些可急救的`产品,同时要掌握科学的求救常识,这样才可以将暑气的危害降到最低。7、多注意清淡饮食由其是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吃得过咸。同时可多喝一些绿豆汤,凉茶,如茉莉花茶,雪梨,西瓜,苦瓜,冬瓜,莲藕,山药,萝卜,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当然了为了保证正常的代谢量,也要适当的吃些瘦肉,鱼肉,等营养丰富,但是热量含量不会很高的食物。8、不要带金属装饰品因为夏季本身就容易出汗了,而金属包装品如果沾上汗水的话,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9、多注意休息由其是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注意预防疲劳过度,中午的时候可适当午睡一下,但是午睡时间不能太长,保持在半个小时左右为宜。如果睡得过久的话,会影响到中枢神经,会使得一个人的代谢变得更慢,不利于身体健康。夏季防暑降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提醒一下在防暑降温的同时还要注意高温下身体的变化。防暑降温小常识2我国的中医向来注重饮食疗法,正确的饮食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有效的食疗方法:1、蜂蜜荷叶功效:解暑清热、养阴醒胃做法:鲜荷叶100克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后,加蜂蜜100克,稍沸即成。2、冬瓜荷叶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渴、利尿做法:冬瓜500克洗净,连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汤成去荷叶加盐调味即可。3、绿豆百合功效:清凉解渴,降火明目做法:绿豆浸数小时,洗净再加水煮,再加百合制,冷却后即可食用。小暑之预防之锻炼强体质千万不要因为天气热就让宝宝整天呆在空调房里,在清晨和傍晚比较凉快的时候要让他们多多到户外锻炼身体,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另外,空调房每天都要进行换气,不然,宝宝大人都很容易得呼吸道疾病哦。小暑之预防之洗澡注意事项夏季家长往往会给宝宝洗澡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该如何正确洗澡呢?每天可以为宝宝洗两次温水浴。水温大概比宝宝的体温低2~3°c即可。专家提醒,盛夏时节别给体弱多病的宝宝断奶。如确实需要断奶的话,一定要加强营养,喂养得当。由于持续高热必然伴有水和电解质的流失及大量营养物质的消耗,在饮食方面要富有营养并易消化。让宝宝多喝凉开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小暑之预防小儿热病的药膳推荐芦根山药莲子粥配料:莲子15克,山药30克,太子参10克,芦根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制法:先将太子参、芦根淘洗干净后,加入1升水先煎20分钟,弃渣过滤后,放入洗净的莲子、山药、粳米。用文火慢慢煮成稀粥,再加入适量的白糖调至稀粥刚有甜味即可(注意不可过甜)。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宣肺。适用于小儿暑热症见发热、烦燥、口渴、不思饮食等。石膏竹叶绿豆粥配料:石膏30~50克,鲜竹叶30克,芦根30克,绿豆3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制法:先将鲜竹叶、芦根洗净后与石膏共煎30分钟,去渣过滤取汁,再与绿豆、粳米共煮成稀粥,调入适量白糖即可。功效:暑泄热,益气生津。适用于暑热入阳明气分,症见发热、心烦、头痛、面红气粗,口渴多汗,苔黄,脉洪数等。薏苡仁、香扁豆粥配料:山药20克,薏苡仁30克,藿香10克,白扁豆30克,粳米50克。制法:先将薏苡仁、山药、粳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清水,用文火慢煮成稀粥,再将藿香、白扁豆(捣碎)单煎10分钟,过滤、去渣取汁,调入稀粥共煮3~5分钟即成。功效:清暑利湿,适用于小儿暑热症,暑湿困阻中焦,症见发热烦渴,汗出溺短赤,身重如裹、胃脘痞满、脉濡数等。此外,患儿的饮食宜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