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词原文阅读练习题以及答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秦观词原文阅读练习题以及答案.docx

秦观词原文阅读练习题以及答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秦观词原文阅读练习题以及答案5首秦观词原文阅读练习题以及答案引导语:秦观的词,大家学习过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他的5首原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参考答案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或物象)表现出来的;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满庭芳·碧水惊秋秦观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1.词作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2.词中流露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参考答案1.融情入景,以景语始,以景语终,在层层铺叙、描写中表达了伤离怀旧的心绪。(或词作开篇描绘碧水放冷光,黄云聚集,大地苍茫,落叶满阶,又有砧杵声声入耳之境,视听结合)(动静结合)(2分),营造衰飒、萧索的意境(1分)渲染气氛,烘托出词人此时此地的悲苦心境(2分。(手法答出拟人,可酌情给分。)2.(1)故人故园之思。(1分)飘泊异乡,秋天日暮听到砧杵声时,很自然地会起故园之思,“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在写景中透露出怀人的情思。(2分)(2)时光流逝的慨叹。(1分)惊秋,砧杵声催让诗人不觉生出时光飞逝的慨叹。(2分)(3)贬谪之后知音难觅的慨叹。(1分)“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婉转地表达出在遭贬谪以后的生活历程的孤单,“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流露知音难觅无人理解的悲苦。(2分)(答出两条就可给6分)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南乡子秦观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1.这是一首题画词,词中徽真的'形象是怎样的?词人主要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4分)2.词人观赏画作之后有什么“堪恨处”?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徽真是一位双眸明澈、红唇娇小、(半)身姿妩媚的美丽女子。(2分)词人主要是用白描的手法表现画中人的形象。(2分)2.“堪恨处”是画中人的“无情”,只是美人图。(2分)从词的感叹之中不仅间接地表现了画中人物之美,也从侧面赞赏了画工艺术之精。(2分)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眼儿媚秦观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两行归雁,画角声残。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注】清朝黄苏《蓼园词选》中云:“此久别忆内词耳”。1.上片开头两句“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在词中有什么作用?(2分)2.“一双燕子,两行归雁”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3.清人黄苏认为下片是“意中摹想所得”,“意致缠绵”。请对此说作简要说明。(4分)参考答案:1.交代了时间节令等,为全词营造了凄冷寂寞的氛围。2.反衬。抒情主人公以燕子双飞反衬自己的孤独,以大雁回归反衬自己无法归家。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孤寂之情和对妻子(家人)的思念之情。3.下片先想象家中妻子面对大好春光孤独无语的情形,又设想妻子眼睛依旧如秋水般清澈,眉毛依旧如春山般秀美。通过对妻子动作、神态和容貌的想象,把思念之情表达得细致而深切。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点绛唇桃源秦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注】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1.词的上片第一、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3分)2.作者在词的下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参考答案1.词人醉意朦胧,轻漾小舟,随着水流来到花林深处,兴奋不已(2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