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鱼我所欲也1【自主预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所恶.()一箪.食()一豆羹.()蹴.()苟.得()不屑.()2、孟子名,字,是时的家、家、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人名)的思想,与之并称为“”。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故不为苟.得也()②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③蹴.尔而与之()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⑤万钟于我何加.焉()4、“舍生取义”者在中国历史上一贯受人崇敬,请举出一位因“舍生取义”而令你崇拜的英雄人物,并写出他的一句曾深刻影响你的名言。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个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2分)【当堂达标】本课主要训练重点:1、理解句子含义,分析文章大意;2、了解并正确评价孟子所阐述的“舍生取义”的观点。(一)2004年常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题阅读下面《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题目(12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的意思)(8分)⑴万钟于我何加.焉()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⑶乡.为身死而不受()⑷是亦不可以已.乎()7、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8.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的观点。(答题不得超出20字)(2分)(二)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回答问题#?0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9、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停顿。(1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10、将“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1、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用简明的语言说一说作者认为怎样的人才是贤者。(2分)1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_____________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中对“心”的解释与之不同的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孟子的文章语言犀利,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入手。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之引出下面的论述。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翻译这一论述。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不食嗟来之食》完成16—18题齐(齐国)大饥(饥荒)。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选自《礼记.檀弓》19、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20、“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4分)【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