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龙怀高速公路两礤隧道施-工方案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羽沫****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龙怀高速公路两礤隧道施-工方案毕业设计.docx

广东龙怀高速公路两礤隧道施-工方案毕业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PAGE\*MERGEFORMAT32题目:广东龙怀高速公路两礤隧道施工方案系别:轨道工程系专业: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班级:隧道3131学生名字:刘欢指导教师:杨波完成日期:2015年12月陕铁院教务处制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隧道技术标准1.2隧道工程地质概况1.2.1地形地貌1.2.2气候1.2.3区域地质简述1.2.4水文地质条件1.3施工条件1.3.1交通条件1.3.2施工用水1.3.3施工用电1.3.4材料供应1.3.5季节影响1.4工程特点及工程难点介绍1.4.1工程特点1.4.2施工重点1.4.3施工难点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2.1管理目标2.1.1安全目标2.1.2质量目标2.1.3工期目标2.2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2.2.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2.2.2主要人员及各部室职能2.3总体施工顺序安排2.4施工总体计划安排2.4.1施工总体进度计划2.4.2生产要素配置第三章两礤隧道工程3.1施工思路3.2施工方法及工艺3.2.1洞口开挖3.2.2洞口边、仰坡防护3.2.3洞门与明洞施工3.2.4超前支护3.2.5洞身开挖5.2.6初期支护3.2.6二次衬砌3.2.7仰拱及填充3.2.8防排水3.2.9隧道内装饰3.2.10附属工程3.2.11路面工程3.3施工测量3.3.1测量控制网等级3.3.2测量实施方法3.3.3细部施工放样3.3.4竣工测量3.4监控量测3.4.1监控量测目的3.4.2监控量测项目3.4.3监控量测方案设计图3.4.4监控量测频率3.4.5监控量测注意事项5.5超前地质预报5.5.1浅孔钻探法5.5.2地震波法探测3.5.3地质雷达探测3.6重难点方案3.6.1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3.6.2光面爆破设计与施工3.6.3隧道开挖突水处理及施工方法3.6.4隧道破碎带的施工第四章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4.1一般措施第五章编制依据及原则5.1编制范围5.2编制依据5.3编制原则第一章工程概况1.1隧道技术标准1.1.1道路/隧道设计速度:100km/h;1.1.2隧道主洞建筑界限:净宽0.75+0.75+2×3.75+1.0+1.0=11m;净高5.0m。1.1.3隧道紧急停车带建筑界限:净宽0.75+0.75+2×3.75+1.0+3.0+1.0=14m;净高5.0m。1.1.4隧道行车洞建筑界限:净宽4.5m,净高5.0m。1.1.5隧道行人横洞建筑限界:净宽2.0m,净高2.5m;1.1.6隧道防水等级:二次衬砌抗渗等级不小于S8;1.1.7路基宽度:新建四车道断面,路基宽度26m;1.1.8设计荷载:公路-I级;1.1.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1.2隧道工程地质概况1.2.1地形地貌本标标段起止里程桩号K13+900~K23+500,项目区分属丘陵地貌间山间谷地(K13+900~K16+650、K17+700~K17+860)、低山地貌(K13+900~K16+650、K17+700~K17+860)、河流阶地地貌(K17+860~K19+430、K19+680~K23+500)。本标段线路范围地势总体东高西低。1.2.2气候项目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丰沛阳光充足。由于项目区地地形多样,气候的季节性和地方差异性也明显,春季的低温阴雨、5-6月份的龙舟水、夏季高温、秋末的寒露风、隆冬的低温霜冻、春季和秋季的干旱、夏季的局地雷雨大风以及暴雨等自然灾害。1.2.3区域地质简述依据钻探资料,场地区揭示地层主要的第四系坡残积土,局部部位分布有软土,山间谷地分布有冲洪积粘性土、砂土、圆砾土及卵石土。下伏基岩有燕山期花岗岩,工程性质较好。近场区历史上未记载到破坏性地震。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当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1.2.4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地表水系发育,以义都河及其支流为主,山间溪水次之,整体呈树枝状,均为雨源型河流,河川迳流主要由降水补给,降水对迳流量及时空分布和变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中的裂隙水,孔隙水赋存于碎石层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裂隙水赋存于基岩的节理裂隙中,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以沿裂隙渗流形式或受地形切割排出地表。1.3施工条件1.3.1交通条件沿线有县道173、乡道694和乡道691,但乡道道路宽度较窄,且线型弯曲,利用难度大。1.3.2施工用水沿线义都河及其支线流水较为充裕,桥梁桩基及下部构造养护用水采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