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诗二首教案第一篇:古诗二首教案《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篇课文中所选区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和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马诗》,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马,与本单元的课文主题“马”联系紧密,但是虽然两首诗都描写了马,却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这方面入手,理解诗意。教学目的要求: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3、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意象同于不同之处。4、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教学重难点: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马吗?你最喜欢马的那些方面?给大家说一说。2、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描写了马。板书课题:古诗二首二、讲授新课:(一)《房兵曹胡马》1、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写?(唐朝诗人杜甫)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大面积指名朗读,齐读。4、要求读准每个生字,读不准的画出来。(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指朗读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自己读的不熟练的生字的发音。2、学生自己再朗读课文。3、指学生分层次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发音。(三)再读一读书,深入感受1、小组讨论: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晓在线3、评一评哪个小组讲得最好。(四)教师指重点词,学生回答。1、你理解了哪句诗的意思?指名让学生复述诗的大体意思,教师进行整理。第二课时(一)教学《马诗》1、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写?(唐代李贺)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大面积指名朗读,齐读。4、要求读准每个生字,读不准的画出来。(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指朗读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自己读的不熟练的生字的发音。2、学生自己再朗读课文。3、指学生分层次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发音。(三)再读一读书,深入感受1、小组讨论: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3、评一评哪个小组讲得最好。(四)教师指重点词,学生回答。1、小组中理解诗句的含义。2、指名让学生复述诗的大体意思,教师进行整理。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意思?学生充分发言,体会诗人由一开始扫兴到兴奋的感情变化。(五)这首诗与《房兵曹胡马》都是写了马,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诗的意境,诗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探讨。四、板书设计:古诗二首房兵曹胡马马诗唐朝杜甫唐朝李贺课后反思:学生学习古诗一定的基础,并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是没有接触过这样抽象、极其富有哲理的诗文,在读诗节奏上、情感渗透方面需要指导。由于预习充分课上学生可以完成背诵。《房兵曹胡马》和《马诗》从不同侧面入笔,反映了两位诗人的不同心境。通过两首诗歌的对比,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每首诗蕴含的意思以及明白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到“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目的。本节课在指导学生自学古诗和拓展学习方面进行了较好的尝试。尊重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学习,情感的激发与习惯的养成。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学生能够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第二篇:古诗二首教案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朗诵伴奏和相关图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展示古诗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在你们的脑海里一定储存着不少的古诗吧?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古诗背给同学听一听吗?2.生展示古诗。3.同学们背得很有韵味,也很精彩。在这些古诗中,有描写祖国壮丽山川的,有抒发强烈的爱国情怀的,有倾诉思乡之情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咏马的诗。板书课题。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1)作者都是唐朝的诗人,随机让学生借助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谈谈对作者的了解,教师作适当的补充,介绍背景。(课件出示)(2)都描写了马。随机设疑:写马只为写马吗?对此我们需要认真体会。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1.学习《房兵曹胡马》。(1)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