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知识专题复习17.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知识专题复习17.doc

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知识专题复习17.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考点精讲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正确使用实词包括正确理解实词词义和辨析近义实词,其中正确理解实词词义是正确使用实词的基础。高考考查重点是以辨析近义实词为主。从近几年高考来看,考点主要集中在易混的近义词方面。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读音相同,书写半同,如祛除、驱除,侦察、侦查,化装,化妆等;二是语音半同,书写半同,如莅临、新临,计划、规划,忽略、忽视,锋利、犀利;三是语音不同,字形不同,如:终究、毕竟,流连、踯躅,抨击、批评。本考点需要注意两点:①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②考查词语使用正确、使用优劣两个层面。命题的选材注重语言材料的生活化,每题的题干,绝大部分直接来自生活、社会的热点,而所考查的词语又多是常见的,且课文也多有提及的,具有典型性。直至2010年该考点的考查多为近义词的辨析,估计以后的考试中还将体现这一原则。正确使用虚词,主要是指正确使用关联词语、连词、介词、副词和助词。其中考查最多的是连词,尤其是复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对关联词语的考查有两种形式:或是给出一段挖空关联词语的句子让考生选填;或是给一个完整句子让考生判断关联词使用的正误。其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复句或句群中分句之间关系的理解,考查的是分析能力。对连词、介词、副词和助词的考查则以常用虚词的运用为主,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句子的内部结构、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虚词的考查一般与实词的使用或辨析、修改病句的考查相结合,不单独设题。技法点拨1.近义实词辨析1寻求词语差异高考词语运用题主要以近义词辨析为主,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从下列角度寻求近义词的不同点:①词义范围大小不同。如“事情、事件、事故”这组词中,“事情”泛指一切活动和所发生的现象,意义范围最大;“事件”指已经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范围比较小;“事故”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的事情,范围最小。词义范围的不同,还表现在有的词是事物的集合体,有的是事物的个体,如河流——河,书籍——书,树木——树前者为集合体,后者为个体。②词义轻重不同。如“损坏”与“毁坏”,“损坏”指程度较轻的破坏;“毁坏”指性质较严重的破坏。再如请求与恳求,批评与批判,批评与抨击,显著与卓著,妨碍与妨害前轻后重等。③词义着重点不同。如“精细、精致、精巧、精美”,“精细”着重指细密,细致;“精致”着重指别致,新奇;“精巧”着重指巧妙,玲珑;“精美”着重指美好,漂亮。再如“才能、才华”,“才能”重做事能力;“才华”则重文艺特长。④词的色彩不同。感情色彩不同,如“成果”“结果”“后果”褒/中/贬;语体色彩不同,如“聊天”“办法”“吓唬”“妈妈”“生日”是口语,而“谈话”“措施”“恐吓”“母亲”“诞辰”则为书面语。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郑重场合、理论性文章多用书面语。⑤词的适用对象不同。如“关怀”和“关心”,前者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只能用于对人;而后者则对人对物都可以用,也不分等级。再如“抚养”和“赡养”,“抚养”侧重长辈对晚辈的养育,多指抚养孩子;“赡养”则是晚辈对长辈而言。⑥搭配习惯不同。如“发扬”可搭配“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而“发挥”可搭配“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⑦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如“诞生”与“诞辰”,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词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还有句法功能不同,如“突然”形容词,作状、谓、定语,“猛然”副词,作状语。2回归具体语境即回到具体的题目,回到上下文的语境中,找出词语和语境之间的相似点、照应点。坚持做到“三审视”,即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如:这幅画,是他的上一辈人________流传/留传下来的,据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差点落入洋鬼子之手,是他祖爷爷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此句中的“流传”与“留传”意思相近,至于用哪个,还需我们了解它们的区别,其中“留传”是上代留给下代的东西,然后,带着这个词义,回到具体语境中,寻找相似点、照应点。此句语境为上一辈人给“他”留下的一幅画,这样就可确定选“留传”。3采用排除法,确定选项点也就是说根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特点,结合语境,确定哪一个空缺必须是哪一个词语,或者一定不是哪一个词语,从而对四个选项进行筛选,用排除法先去掉错误的选项,依次缩小选择的范围,然后作出合理的推断,判断出正确的答案。2.近义虚词辨析1从词性、表达关系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诚然,你的意见是对的”。2从词语使用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使用范围比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