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docx
上传人:一条****淑淑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docx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范文合集6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篇1学习目标: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2、读懂文中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找到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学习重点:品析课文,理解文中的三个科学故事,体会具体事例在说明观点的的作用。学习难点:初步理解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并能仿照写法写话。学习准备:查找阅读有关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科学故事。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质疑观点,激趣导入1、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还说这个观点也是一个真理。你相信吗?你有疑问吗?(板书课题)2、学生质疑这个观点。老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到课文中找答案。3、提出三项“挑战(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挑战目标: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2、读懂文中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找到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二、初悟观点,体会含义1、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出示:学习导航一)明确学习要求。挑战一思考:课文提出了什么观点?是怎样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提示: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关键的词句。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指名朗读。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司空见惯”、“追根求源”的意思,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和理解喻意的方法来理解。4、对比思考,学习写法: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但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5、再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观点的含义。三、理解故事,找共同点1、作者怎样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出示学习导航二)挑战目标二思考:1、文中用了哪三个事例来说明观点的?2、三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把“?”拉直变成“!”的?3、完善表格,找出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提示:先认真默读思考,做标注。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组长合理分工,有序组织讨论,注意控制音量。时间5分钟。2、学生默读思考后再讨论,教师发表格,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督促帮助。3、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请一生将三个事例的小标题写在黑板上。(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4、小组代表来汇报表格填写情况。5、讨论交流: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预设:(1)这三个事例都是从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追问:你从哪看出来的,这说明这三个人都是怎样的人?(2)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试验,最后写得出结论。写法是一样的。请提出这个想法的学生把这三点写到黑板上。(3)这三个事例中的人都是生活当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思考。追问:哪里体现他们是有心人呢?(他们都是“善于观察、独立思考、有准备的人”。)(4)这三个事例中的结论都是经过不断探索才得到的。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分别说说?(他们都是反复试验才得出结论的。)6、深入探讨:每个事例中的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详细些?为什么这样写?小结:作者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要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所以“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写得较具体些。7、朗读作者对这三件事的小结部分。(1)思考:“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坚持不懈的人。追根求源的人。锲而不舍的人。)(2)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比较“发现”“发明”“创造”“成就”的不同。感受只有不断探索努力,才能为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四、品悟结论,总结收获1、质疑:经过三个具体事例的论证,最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2、指生读第七自然段。3、讨论:这一段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理?(板书: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4、体会“发现真理”难不难?从哪体会到的(板书:不难)5、指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发现真理”容易不容易?从哪里体会到的?抓住重点词句“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力很难具备的。“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发现真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只能给”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是不容易的。(板书:不易)6、作者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说科学发现并不难,我们听了会——觉得自己也能发现真理。增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