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引入:一辆丰田卡罗拉轿车,驾驶员发现发动机功率不足,反应迟缓,踩油门踏板时提速很小或不提速。于是驾驶员将爱车开到4S店进行检查,经维修师傅检查之后,确认为是由于燃油系统造成的。请根据维修手册对该车进行燃油系统的检查。任务二十一燃油系统的结构与检修二、燃油系统的组成燃油系统包括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燃油供给系统。2.1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1)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简单原理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能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对空燃比进行精确控制。当发动机运行时,电控单元(ECU)根据空气流量、发动机转速等信号,计算出所需的燃油量,并在合适的时刻打开喷油器,向进气道喷射适量的燃油,与空气混合后送人汽缸。为了减少排放污染,还设置了活性炭罐、三元催化装换装置、废气再循环等进行控制。与化油器式燃油系统(汽车上已淘汰,摩托车仍使用)相比,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主要具有低油耗、低排气污染、转矩及功率输出高、低温启动性好、工况过渡圆滑、加速性好等优点。2.1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2.2燃油供给系统1)组成:主要有燃油箱、燃油滤清器、燃油泵、燃油分配管、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进回油管等。2)油路:如图21-1所示。4、燃油供给系统各部件的结构、作用与工作原理1)汽油汽油机的燃料是汽油,汽油是石油制品,它是多种烃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C和H。2)汽油箱汽油箱的作用是储存汽油。汽油箱盖,如图21-3所示。作用:密封汽油箱,保持油箱内正常压力。结构:空气阀:进入空气,消除真空;蒸气阀:泄出蒸气,保持压力稳定。4)电动燃油泵电动燃油泵常安装在油箱内,与滤网、燃油表、浮子等结合为整体。内置式燃油泵常为涡轮式,由电机、涡轮泵、单向阀、卸压阀等组成,如图21-4所示。5)燃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安装在车辆地板下或发动机舱中,位于电动燃油泵后方的油路中。其结构由滤芯和外壳组成,其作用是滤去燃油中的杂质和水分,防止燃油系统堵塞,更换安装时应注意标记。6)燃油分配总管燃油分配总管一般由钢或铝制成的方形管或圆形管,用于安装喷油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它容积较大,可起到储油、蓄压和稳压的作用。7)燃油压力调节器作用:使系统油压(即供油总管内油压)与进气歧管压力之差保持恒定,一般为250-300kPa。这样,从喷油器喷出的燃油量便唯一取决于燃油的喷射时间,ECU才能通过控制喷油器的通电时间来控制喷油量,从而对喷油量和空燃比进行精确控制。8)喷油器(1)喷油器常安装在进气管末端靠近进气门处,作用是接受来自ECU的控制信号,将雾化良好的燃油喷人进气管。(2)喷油器主要由滤网、线束连接器、电磁线圈、回位弹簧、衔铁和针阀等组成,针阀与衔铁制成一体(3)按喷油口的结构不同,喷油器可分为轴针式和孔式两种。如图7-8所示。按电磁线圈电阻大小,喷油器可分为低阻喷油器(2-4欧姆)和高阻喷油器。三、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电动燃油泵将燃油箱中的燃油泵入燃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对流过的燃油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燃油进入燃油分配管,在压力调节器的作用下,燃油分配管中的燃油压力维持在规定范围内。燃油分配管将燃油分配给各缸喷油器。喷油器根据电控单元的指令将燃油适时地喷人进气管中。当油路中油压升高时,压力调节器自动调节,将多余燃油返回油箱,从而保持送给喷油器的燃油压力基本不变。图21-9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四、燃油压力检测燃油供给系统是给发动机提供燃油的重要系统。燃油系统内部的燃油压力是来源于燃油泵加压之后而产生的,由于燃油泵的转速快慢不同,才导致燃油系统内部的燃油压力不稳定。为了保持燃油系统内部的燃油压力恒定。所以,需要燃油压力调节器对燃油系统压力进行调节,以便燃油量的控制。检测燃油系统压力需要借用燃油压力表来进行检测。燃油压力表的使用方法是将燃油压力表用三通接头接在燃油压力调节器和喷油嘴之间的管路上进行测量。根据测得值可容易判断电动燃油泵、油压调节器等燃油系统元件的工作情况。课题引入:小王有一辆09年款的卡罗拉轿车,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进排气管有噪声,下车观察疑似有漏气现象。于是小王将爱车开到4S店进行检查,经维修师傅检查之后,确认为是由于进排气管有噪声,请你对小王的爱车进行检查。一、进气系统作用:尽可能多和均匀地将可燃混合气或纯净的空气分送到各个气缸中。结构:空气滤清器、进气总管、谐振腔、进气歧管等组成。见图22-1。1)空气滤清器作用:主要是滤除空气中的杂志或灰尘,使进气洁净,减少气缸磨损,降低进气噪音。组成:空气滤清器盖、外壳和滤芯等。分类:按结构的不同分为油浴式(图22-2)、离心式(图22-3)、干式等(图22-4)。2)进气总管进气总管位于空气滤清器与进气歧管之间,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通常按有效利用进气压力波的原理设计进气总管的长度、形状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