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物料管理制度物料管理制度(汇编15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料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物料管理制度1生产车间物料管理制度1.目的为完善公司的物料管理,控制生产成本,减少损失,实现生产物料效益最大化,提高公司经济效益。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车间生产过程所需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退货产品等物料的管理控制。3.职责生产部生产原辅料需求计划,物料使用,产品生产质检部物料质量监控,产品质量监控仓储部物料库存信息、物料保管、物料出入库管理财务部物料预算,成本控制4.术语及定义物料是指企业为维持和满足公司正常运营需要,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消耗的物资、物品和包装材料以及其他消耗品的统称。5.工作流程物料领用流程物料退库流程生产计划统计退库数量填写物料申请单进行物料原包装核算员开具领料单是否为次品物料是仓库根据领料单发出物料否填写物料不合格证确认物料并填写货物卡粘贴物料标签提交退料单6.内容退回仓库1.物料领用1.1车间领料人必须根据第二天生产计划量和现有的库存量,确定物料名称、规格、数量后正确填写物料申领单。1.2领料人应提前一天填写生产物料申领单,并于当天早上9:00上交各车间核算员在ERP系统下工单并打印出工单领料单,若超时上交,则物料申领单由本人在11点前送至原辅料仓库仓管员处。1.3生产车间领用物料时,仓库管理员凭由车间负责人(或统计员)签发的领料单发放,库管员和领料人均须在领料单上签名。1.4领料单一式三份,一联退回车间作为其物资消耗的核算依据,一联交核算员作成本核算依据,一联由仓库作为登记实物账的.依据。1.5车间人员应对当天领用的物料及时复核,如若出现数量、物料名称、规格不一致的情况及时与车间核算员和仓官员沟通反馈。1.6领料原则以每一天或每一次的用量为限,用完后再领,不可一次领料过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退料。1.7洁净服、洁净鞋等劳保用品需在每月15号当天找劳保用品管理员领用,特殊工具用具和物料需以旧换新,如过渡鞋、拖把。2.物料存放2.1物料的储存保管原则:以物品的属性、特点和用途规划设置仓库。2.2物料的堆放原则:在堆放合理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根据物品的特点,必须做到查点方便,成行成列,排列整齐。2.2仓管员应按规定对贮存物料进行盘点,要求帐、物、卡一致,如有不符应仔细查找原因,?对临近复验期的物料仓管员应及时申请复检。2.3仓管员对库存、待验物料以及设备、工具等负有经济责任,仓库物资如有损失、贬值、报废、盘盈、盘亏等,仓管员应及时上报主管。2.4保管物资要根据其自然属性,考虑储存的场所和保管常识处理,加强保管措施,同类物资堆放要考虑先进先出、发货方便、留有回旋余地。2.5仓库要严格保卫制度,禁止非本库人员擅自入库,仓库严禁烟火,仓管员要懂得使用消防器材和必要的防火知识。2.6库房地面干净无积水,墙壁完好无脱落,库房内应有必要的通风、照明、防虫、防鼠,避日光直射等设施,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2.7对储存无特殊要求的产品可存放在一般库,根据产品特性设定合适的温湿度范围,一般温度控制在35C以下,湿度控在85%以下;2.8有特殊储存条件的产品,划分独立区域和设定符合产品特性的储存条件,定期记录监测数据。2.9产品存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保管、编号定位,并应离墙离地摆放,具体数值无明确的法规要求,但一般遵循墙距≥30cm、地距≥10cm、跺距≥30cm、顶距≥30cm的原则。2.物料使用3.1车间内原辅料使用前各工序操作人员均需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检验合格证,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按批备料,并填写称料记录,称料人、复核人均需签名。3.2凡必须于车间启封的整装原辅料,操作人员每次启封使用后,剩余原辅料应及时严格密封,并在容器上注明启封日期、剩余数量,使用者签名,加封后按退料标准操作程序办理退库。再次启封使用时,应核对记录,如发现外观有变化者应停止使用,对性质不稳定的原辅料需复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3.3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制订生产前小样试制制度。对制剂成品质量有影响的原辅料应进行必要的生产前小样试制,由质量部进行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附上合格报告单,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才能投入生产。3.4车间包装班在使用包装材料时,必须严格检查包装材料的外观质量,发现印刷不清、字迹模煳、歪斜、有污迹、破损等质量问题的包材,必须挑出,集中放置,按不合包装材料管理规定办理退库。4.物料交接4.1物料交接应掌握先进先出原则。4.2物料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向下工序移交。4.3各工序领料人员依据批生产指令领取待加工的中间产品,检查是否具中间产品合格证,并核对品名、规格、数量、批号等;4.4领料人员检查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