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pt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生性肿瘤慢性期早期无症状:偶尔发现血象异常、脾大代谢亢进症状:乏力、低热、多汗、盗汗、体重等腹胀、巨脾、脾梗塞脾区剧痛50%肝轻至中度肿大胸骨中下段压痛阳性白细胞淤滞症:呼吸窘迫、头晕、神经精神症状、血栓正常人脾脏大小而慢粒病人呈现巨脾加速期不明原因发热、骨关节痛、贫血、出血加重及脾脏进行性肿大、原有治疗药物无效。急变期CML的终末期,临床表现与AL相似,多为急粒变,20%-30%为急淋变,偶有单核、巨核及红细胞等类型的急性变。预后极差1、血象慢性期①WBC:计数明显增高,常超过20109L,可达10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幼、晚幼、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原始(Ⅰ+Ⅱ)细胞10%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减低或阴性②RBC:慢性期正常或轻度减少③PLT:慢性期正常或,后期↓2、骨髓象:慢性期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高中性中、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原粒1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红系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减低或阴性,治疗有效时活性可增高,复发时又下降骨髓活检:不同程度骨髓纤维化CML慢性期骨髓象加速期外周血、骨髓原粒≥10%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PLT:进行性或加速及急变期易有附加染色体的异常+8、双Ph染色体、iI7qCFU-GM培养集簇增加而集落减少骨髓活检:胶原纤维显著增生急变期CML的终末期,临床表现与AL相似,多为急粒变,20%-30%为急淋变,外周血原粒+早幼粒细胞>30%骨髓:原粒+早幼粒细胞>50%原始细胞>20%原淋+幼淋>20%原单+幼单>20%髓外原始细胞浸润3、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90%以上CML患者细胞中出现Ph′染色体(小的22号染色体),显带分析为t(9;22)(q34;q11)RT-PCR检查:BCR-ABL融合基因(+),其编码蛋白P2105%CMLBCRABL融合基因阳性,Ph′染色体阴性。Ph染色体见于粒、红、单核、巨核、淋巴细胞,是确定诊断的依据加速及急变期易有附加染色体的异常+8、双Ph染色体、iI7q4、血液生化尿酸LDH溶菌酶Ph′染色体400bpP210bcr-abl(强酪氨酸激酶活性)作用1.白细胞持续增高2.脾大3.典型的血象和骨髓象改变4.NAP↓5.Ph′染色体6.BCR-ABL融合基因【鉴别诊断】类白慢粒原发病感染、恶性肿瘤等无脾不大或轻度肿大明显(巨脾)WBC很少>50109/L可>100109/L中毒颗粒常有常无嗜酸嗜碱细胞正常增多NAP强阳性活性↓Ph(-)(+)治疗随原发病治愈而消失需特殊治疗而缓解相似处:脾大、血象中WBC,出现幼粒细胞鉴别点:多数WBC<30109/LNAP阳性Ph染色体(-)骨髓纤维化改变:外周血中见幼红,泪滴样红细胞易见骨髓穿刺干抽,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阳性适用症:Ph′(BCR-ABL)阳性的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CML方法:400mg/d疗效:8年无事件生存率81%总生存率85%完全细胞遗传缓解率83%副作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恶心、呕吐、腹泻、水肿、皮疹、肌痛终身服药、耐药IM治疗失败--BCR-ABL基因突变分析—第2代TKI、HSCT具有T315I突变的------不适应IM----HSCT血液学缓解(HR)(二)化学治疗α干扰素(IFN-α)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唯一能治愈CML的方法条件:新诊断的儿童和青年依据年龄、脾脏大小、血小板数、原始细胞数等综合的疾病进展风险预测可能性高,具有全相合供者,TKI治疗失败或不耐受者疗效:HLA相合同胞5年无病生存率达80%预后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