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黄山奇松教案.doc

黄山奇松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6、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2、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复习创境,激趣入文: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黄山奇松》(齐读课题)。二、导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其他思考: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为什么?2、交流:“情有独钟”:表现了我们非常的喜欢黄山的奇松。“处处”:说明黄山每个地方都有。“潇洒、挺秀”:把黄山的奇松形容得刚劲有力。(拟人方法的运用)3、练习:(1)黄山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山“四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______。所以课文说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________”。4、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偏爱的感情。5、设疑:那么,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呢?三、欣赏奇松,研读姿态,体会奇特:1、教师出示自读提纲:(1)把作者具体介绍的奇松名称画出来。(2)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述的黄山奇松的样子。2、指名反馈:第2自然段中,具体描写了哪三种奇松。(学生反馈: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找出描写三种松树的语句,自由地读一读。4、指名反馈读,教师引导品读句子。5、迎客松(1)迎客松奇在哪儿?作者是怎样写出它的“奇”的呢?多读几遍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边读边用笔划出有关的词句。(2)交流汇报:=1\*GB3①体会姿态“奇”,相机理解“遒劲”:=2\*GB3②体会生命力顽强,理解“饱经风霜”的内涵:“饱经风霜”什么意思?想象:迎客松饱经了哪些风霜?它会变成怎样?然而事实上,迎客松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由此可以体会到什么?(板书:生命力强)指名读,生评价,男生齐读,齐读。=3\*GB3③体会比喻的手法: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写出了迎客松的热情好客?指名读,生评价,女生齐读。6、陪客松(1)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什么?(2)这样写突出了陪客松的什么特点?(高大、茂盛)(3)指导学生有感悟地朗读这一句。7、送客松(1)找出最能点明送客松特点的词语。(枝干蟠曲)(2)人们为什么称之为送客松?(因为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3)想一想,送客松会和游客们说什么呢?(引导学生说说离别的场景)8、教师小结:黄山奇松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它的奇特,三大名松名字是由于它们的形状而得名,是人们用智慧的头脑赋予它的。就让我们用我们智慧的头脑来描绘这神奇的三大名松吧。(集体试背本段)9、玉屏楼前除看到三大名松外,还可以看到黄山松的千姿百态。三、学习第3自然段1、齐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2、指名反馈。(黄山松千姿百态)3、导读:黄山松千姿百态:或____,或____,或____,或____,或____,或____;有的状如____,有的形似____。4、这样的句式我们把它称作——排比句。齐读感悟。四、总结全文黄山石奇,松更奇,在云雾中,石的形态,树的身影,婀娜多姿,若隐若现,真可谓是人间仙境,令人心驰神往。在这里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象黄山奇松那样,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板书设计:16、黄山奇松迎客松好客的主人情有独钟陪客松绿色的巨人千姿百态送客松天然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