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二学案:第六单元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努力****幻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二学案:第六单元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二学案:第六单元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课程标准重点难点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掌握康有为、梁启超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谭嗣同民主思想的特点。比较康有为、梁启超民主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理解三民主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认识孙中山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改造。一、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康有为的民主思想(1)“托古改制”①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论证社会进行维新变革的必要。②强调中国应由据乱世的君主专制进入升平世的君主立宪制。③把孔子尊为变法改制的祖师,以此证明维新改制的神圣性与合理性。(2)康有为的民主实践①1895年领导“公车上书”后,又多次上书。②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③百日维新期间,编译《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等书。④主张设“制度局”。2.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维新变法思想显得更加激进。(2)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紧密结合起来。(3)主张“伸民权”与“广民智”,并主张将二者联系起来。(4)主张大力发扬自由民主,宣传卢梭等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学说。3.评价(1)君主立宪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基本政治主张。(2)君主立宪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政体形式,与封建君主专制有本质区别。(3)君主立宪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又与民主共和有明显差距。[思维启迪]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梁启超《自励》节录(1)诗中反映了梁启超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梁启超认为设议院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提示(1)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2)开学校,广民智。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形成:孙中山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2.核心:民权主义(1)“创立合众政府”和“创立民国”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2)主旨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3.特点(1)在对西方民主政治学习中,考虑中国实际,加以改造借鉴。(2)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增加“考试权”和“监察权”,形成“五权分立”的方案。4.联系(1)三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是完整的思想体系。(2)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3)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也要“毕其功于一役”。(4)三种“革命”都是从不同方面反对专制,为人民争取权利。5.评价(1)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为核心,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2)孙中山当时所认识和要求的民主,仍带有较大局限性。[特别提醒]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宰割欺凌下,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形成和发展起来。康有为等的维新思想史料一①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史料二史料三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②20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梁启超①指康有为主张立宪法、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②指戊戌变法意义重大。(1)据史料一中康有为的政治主张,说明其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提示代表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要求。(2)结合史料二,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提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融合,托古改制,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3)根据史料三分析戊戌维新的结果如何。提示因为顽固派的阻挠而失败。eq\a\vs4\al()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①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②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③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2)成因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②主观原因:康有为、梁启超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具有局限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其实践史料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①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