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从高着到高招王莉宁提要*杨璧菀本文对汉语古、今文献中将着zho写作招的现象进行考察,并对着的词义演变、音变过程等问题进行分析。关键词着;招;词义;音变一引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称!现汉?)收有以下条目:#高着?gozho同高招。#高招?gozho(~儿)%&好办法;好主意:出~|就这两下子,没有什么~。也作高着。名着(招)zho:?(~儿)%&名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儿|支~儿。(同招(。招zho:?同着(zho)?。((~儿)%&名比喻计策或手段:我没~了|这一~厉害。3?3从以上标注中可以得到下面三点结论:331从来源看,招为着的异体字。换言之,招的本字为着。.2从义项看,着的原义为下棋时的步法,后引申为计策或手段。.3从字形看,当表示原义(与下棋相关的义项)时,仍写作着;当表示比喻义时,!现汉?.3推荐用招,如高招。着早期写作著,是中古宕摄开口三等药韵入声字。!广韵?收知母张略切和澄母直略切两个读音,并在张略切下释义服文于身,在直略切下释义附也,两者大致相同,可见着的本义为附着。招是中古效摄开口三等宵韵平声,!广韵?收止摇切,本义为呼也,来也。从音义来源来看,着的本义与棋子、棋步似无关联,与招更是大相径庭。那么,着何时具有表示与棋类活动相关的义项的?它为何会被写作招,又在何时被写作招?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的语料,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二21历史文献的例证.着表下(棋)、棋子、棋步义的例证*本文为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30周年庆典(2009年7月9-10日,北京)会议论文,会后根据与会代表和审稿专家的意见做了较大修改,谨表谢忱。919293招才得以成为同音字。而招用作着的现象,也恰恰始见于晚清的武侠小说中,多引申为武术套路或动作,如:(14)傻小子三十六招,一杵紧似一杵,二人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别看金头虎长得不好看,能为还是真不含糊。(!三侠剑?第二回)(15)心中想道,只一时你们看不起我,等着得便,出一个惊天动地的高招儿,你们全寨之人才宾服于我呢。(!小五义?第一百一十二回)(16)韩必显把鞭撤回来,一变招数,二人杀了一个棋逢对手,并不分上下高低。(!康熙侠义传?第一百八十七回)(17)小弟不才,我给你出招,管保美人到手。(!彭公案?第二百零四回)例(14)、16)中的招、招数在棋逢对手的语境下出现,说明了武术动作之义也(是由棋子、棋步义引申而来的。晚清时期招虽已进入书面语中,但其本字着也仍旧活跃,如:(18)看官不信,但看那碰和、着棋、猜谜、豁拳,这些游戏之事,都有风头。(!七剑十三侠?第二十九回)(19)我支了那样一个高着儿,你不听我的话,怎的倒怨我!(!侠女奇缘?第三十三回)(20)说着,一个进步跟下去,举拳向那女子的后心就要下手,这一着叫作黑虎偷心。(!儿女英雄传?第六回)(21)马玉龙一看不好,见简天雄的着数甚是狡猾,恐受他的暗算,姚猛虽然力大,可身体太笨。(!彭公案?第二百零九回)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今文献中,目前尚未发现用招棋指代下棋的用例,表下棋时仍用着棋(如例(18))。笔者推测,这是因为着棋在北方官话口语中已被下棋所代替,故着棋的着在入声舒化的过程中折合成了文读的zho、zhu类音。如果口语中着棋的着与招读音不同,那么,它们在书面语中自然也不会相混。33同类现象.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983973ht)收有家巧一词,释义及其词源:...m解释如下:家巧,或家巧儿,方言,即麻雀,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多有管麻雀叫家巧者。据说是因为麻雀喜欢在人家房子有空隙的地方筑巢(现成的不费劲,取巧之意),))所以就叫它家巧雀。))也有说是因为满清时期的北京人习惯把雀读成巧儿而来。其实,巧的本字正是雀。北京话雀白读为[hiu214],与巧同音,家雀写作家巧,也是由口语的同音字所导致的书面语混用现象,这一现象应发生在尖团不分、宕摄入声韵白读与效摄合流、清入归上声等音变之后。不过,目前在CCL古今语料库中,都没有找到用麻巧、家巧指代麻雀、家雀的文献例证。四余论在现代汉语书面语里,招呈后来者居上的面貌,其使用范围、频次比着广泛得多。笔者以高着:高招、一着:一招、着数:招数三组词为例,对CCL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检索,检索结果见表1。表194着与招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次比较词频次4义项和举例1高明的棋步.看来是险棋,究其实质是高着。(!报刊精选?)2好办法,好主意.再等一天,看看红军在渡河方面还有没有高着。(柳建伟!突出重围?)1高明的棋步.俞斌和小松英树的棋在一开始呈混战状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