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风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

《风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风筝》【设计者】新密市市直二小郭宁宁【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第38-41页【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5、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6、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内容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急剧增强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再像一二年级的孩子那样习惯一切按老师安排的去做。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三年级也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无论是知识容量还是学习难度都大量增加。因此,初进入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很容易对语文学习产生迷茫感,进而产生畏惧退缩的心理,这就需要教师不要急于展开教学,而要告诉孩子三年级语文学习与二年级的不同,并教给他们简单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尝试自主学习,还要重视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发孩子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本课内容层次清晰,但有一个难点就是通过一些语句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做好引导。因此,本课设计本着“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灵”的目标追求,努力体现三个“基于”:一是基于学生,二是基于文本,三是基于生活。【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或工具书会认5个生字并会组词,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说说“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放风筝跟我们带来的快乐。【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学习难点】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评价设计】1、通过自评、小组互评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2、针对目标2、在学文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达到熟读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针对目标3、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展示、教师点拨,在口语表达训练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评价样题】对本课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估,我们采取了随堂评估和课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以下评价样题:一、我会用下列多音字组词。磨mó()mò()坊fáng()fāng()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课文围绕“风筝”写了、、。2、“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我从我句话中了解到小作者的心情是——————————。做风筝时我们的心情是:,三、我能填()的风筝()地奔跑()地飞走()的木轮()地转着()地做着【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目标。1.诵读古诗《村居》2.学习资料袋里的内容,了解有关风筝的知识3.板题,读题。4、揭示目标。【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借用诗词为学生的文本感悟做情感铺垫。】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1.自由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还要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展示学习情况。3、开火车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讨论交流,提示方法。【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生本,词语教学既要强调基础的落实,立足学情落实好字音、字义、字形教学点,又要突出重点,训练到位。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以学生自主感悟为主,由“围绕‘风筝’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方法。】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