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案例导入课程介绍参考书籍:1.杨全德.成本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2.乐艳芬.成本会计(第三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学习方法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二、成本的作用三、费用、成本和支出的关系(二)费用1.含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表现形式: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不包括与所有者分配等有关的资产减少或负债的增加。3.特点:(1)实质是经济利益的减少;(2)为获得期间收入而耗费的经济资源。4.费用按其同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划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两类。生产费用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耗费,它同产品生产有直接关系;期间费用是指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耗费,它同产品的生产没有直接关系,但与发生的期间配比,应作为当期收益的扣减。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费用是企业支出的构成部分,在企业支出中凡是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关的部分,即可表现或转化为费用,否则,不能列为费用。(三)支出与费用、成本的关系成本、费用、支出四、工业企业成本的分类(三)成本按费用计入成本对象的方法可分为:直接成本:费用不需要分配就可直接确认为哪个成本对象;间接成本:将费用先采用合适的方法在有关成本对象之间分配后才进入相关成本对象的成本.此种划分主要作用是便于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有一句口诀叫: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四)成本按是否由责任单位控制发生可分为: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五)成本按费用发生的时间可分为:预计成本:费用在发生之前根据有关资料预计的成本.如定额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对象第三节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二)监督职能二、成本会计的任务成本会计的具体任务(一)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二)成本会计机构分级处理方式:1.概念:它是指成本会计的各项具体工作分散由车间等基层单位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来进行,厂部的成本会计机构只负责成本数据的最后汇总以及处理那些不便于分散到车间等部门去进行的成本工作。2.优缺点:有利于车间班组等核算单位及时掌握成本信息进行成本控制。不利是增加管理层次和会计人员数量。3.适用范围:大中型企业。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成本核算第一节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生产费用都要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但当月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不一定都能成为当月产品的销售成本而从利润中扣除。因为当月投入生产的产品不一定当月就能完工成为成品,并实现销售;当月完工并销售出去的成品也不一定都是当月投入生产的。所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与计入期间费用的费用对一定时期内的利润影响是不一样的。为了正确计算企业各个会计期间的利润,还要将计入成本、费用的耗费在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之间进行正确划分。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成本核算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因此,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在正确划分上述费用界限的基础上,还应划清应由本月产品成本、期间费用负担和应由其他月份产品成本、期间费用负担的费用界限。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第二节费用的分类1.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2.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3、其他分类方法第三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科目二、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运用的主要会计账户及其结构(二)“辅助生产成本”科目(三)“制造费用”科目1.核算内容:归集和分配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等.2.账户结构:借方贷方余额: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该科目月末应无余额。3.设置:车间、部门(四)“废品损失”科目(五)“销售费用”科目(六)“管理费用”科目(七)“财务费用”科目(八)“待摊费用”科目:先支付,后摊销(九)“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十)“预提费用”科目:先预提,后支付余额:贷余:表示已经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费用借余:表示实际支付费用数额大于已预提数额的差异,应视为待摊费用。例:1月初预付第一季度的租金1500元。按权责发生制,1月初支付的1500元租金,支付时先计入一个“暂时”性账户——待摊费用,然后逐月摊入成本费用。相反,若3月底才支付1500元,则1、2月份虽然没有实际款项的支付,但已经形成负债,先提取,后支付。待摊费用图示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