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前言二、回流教育的興起與必要性(一)回流教育的意義廣義:回流教育在於縮短強迫教育和工作、生活中間的距離。狹義:回流教育對於過去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去基本教育機會的成人,提供一種不連續、定期循環參與教育的機會。回流教育主張改進中等之後的教育,提供成人在學習與工作中有一種真正自由選擇的機會與權利,並且強調教育不應該是直達式的。另一方面更主張教育與勞動市場間不僅要密切配合,還要消除社會經濟因素妨礙個人接受教育的不平等現象,從而擴大中等教育後與高等教育的參與,重新認定工作經驗的價值,主張大學應對成人學生開放門戶,以回流交替的方式提供教育與工作的輪替。(二)回流教育的原則1.提供發生在學校的學習與其他生活情況下學習之間的補充2.對於學校義務教育的結構與課程的檢討3.增加成年人學習的機會4.擴大計畫性的成人教育條款5.廢除在傳統正規教育體系下的終點階段6.提供個人教育與工作之間的輪替關係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在1973年的「回流教育-終身學習的策略」報告書中,列舉八項原則做為檢核回流教育體系的指標:1.在義務教育最後期間,應提供一種課程,使學生能再繼續升學或就業之間做一選擇2.完成義務教育後,應提供保障3.教育設施應該提供給個人使用4.工作和其他社會經驗應視作入學規則或課程設計的基本要素5.人們應該可以用一種間斷的方式追尋任何生涯的發展6.課程設計內容和教學方法應該結合不同利益團體的參與7.學位和證書不應該被當作是教育生涯的終極結果8.完成義務教育後,每個個體應獲得一項法律上的權利四、回流教育與終身學習的關係我國對回流教育有了系統性的規劃,始於民國85年12月2日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提出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具體建議包括:(一)教育鬆綁(二)帶好每位學生(三)暢通升學管道(四)提升教育品質(五)建立終身學習社會(五)建立終身學習社會1.推廣終身學習理念2.統整終身教育體系3.配合從事學校教育改革4.提出有效的行政配合措施5.建立妥善回流教育制度提出:欲建立回流教育制度,必須以充裕的就學機會為基礎,高等教育學府及中等學校宜放寬入學條件,改變入學方式,確實提供個人工作後返校進修機會,建構教育的另一條進路。之後,教育部擬定了「教育部『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中程計畫」,針對回流教育所提出具體作法包括:(一)增加中等以上學校在職進修名額(二)訂定大專院校推廣教育實施辦法,放寬彈性(三)研訂自我學習能力檢定、認可辦法(四)調查回流教育的需要及相關的社會經濟因素我國回流教育的制度面及執行面一、革新大學推廣教育,建立教育「第三國道」二、發揮技職院校在職班功能,強化教育「第二國道」三、強化隔空教育,將教育送上門四、加強教師在職進修,提供教師參與學習五、開放學校教育資源與社區共享,增廣學習機會六、開辦縣市民學苑,提供成人就近學習七、加強婦女、老人教育以及原住民成人教育等,促進教育機會均等一、加強宣導回流教育理念,以建立可長可遠的學習機制二、提供離校國民回校接受正規教育機會,使回流教育不再只是第二流教育三、規劃教育假日及教育券等制度,使在職人員有更寬廣的學習機會四、擴大辦理自學進修學力鑑定,鼓勵國人自學五、正規、非正規以及非正式教育之間結合,提供轉換學習機會六、規劃妥善的行政配合措施,以落實回流教育制度七、建立終身學習社會,使參與學習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結語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