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哪种材料硬》教学设计刘思琰【教材分析】本课从材料表现出来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硬度入手,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刻划方法,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四种材料的硬度大小,并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丰富学生对金属材料特性的认识。本课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比较铁钉、木条、卡纸、塑料尺的硬度大小;第二部分:认识金属及金属特性;第三部分:饮料罐回收再利用,主要通过饮料罐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饮料罐的制作过程,金属延展性的利用以及环保教育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中的沉浮能力。2、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的材料表面留下划痕。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教学准备】木块、新铁钉、塑料片,粗铜丝一段,锤子,热水,电路检测器,铝罐,木头筷子,杯子。【教学过程】一、导入1.认识周围的物品是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师: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材料,(拿出钥匙)钥匙是什么材料做的?尺子是什么材料做的?书本是什么材料?木桌是什么材料做成的?生:金属、塑料、纸、木头2.材料的不同特性做成了许多物品,研究材料的特性之一——硬度。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材料的一些特性,比一比这四种材料的硬度大小。(板书:哪种材料硬)二、比较硬度。1.出示实验材料:木头、塑料、铁钉、卡纸。师:先比较一下纸和木头的软硬,说一说他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生:木头硬,纸要软。因为纸一折就变形,木头不容易折。师:再比较一下木头和金属谁更硬?说说你的观察方法。生实验,得出不同的结论。2.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验证哪种材料硬。师:用压、捏、折的方法不能十分科学的区分出哪种材料硬,有一种更科学的方法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材料坚硬,可以用刻画的方法。3.介绍:刻画的方法来辨别材料的硬度。师: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这种材料比另一种材料坚硬,如果不能划出痕迹,则说明硬度相同或较小4.出示温馨提示:①刻画时尽可能用一样大的力气;②刻画时注意安全;③边实验边记录;④实验做完后,及时把实验材料整理好。5.学生操作,教师指导。6.开展研讨会。学生汇报:(请三个组汇报)其他的小组比赛结果一样吗?(板书正确的结果)7.小结:通过一一对应的刻画后,我们发现这四件物品从硬到软排列是这样的,铁钉、塑料尺、木条、卡纸。分别用词语形容是硬、较硬、较软、软。铁钉在这些材料中是最硬的。三、认识金属1、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哪种材料最硬?(板书“金属”)那谁能用一个词准确描述金属硬度呢?生:坚硬师将词语写在黑板上。人们利用金属坚硬的特性,将它制成防盗门,锁链等物品。师:除了铁,你们还知道哪些金属呢?(估计学生能说出一些金属的名称,例如金、银、铜等等。)师: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金属制品呢?谁能举例说一说?2、师:哇,大家认识的金属还真不少,老师也找了几件金属制成的物品,一起来看一下(出示实物电线(电线里面用的是金属)、炒锅)。这么多的金属制品,你觉得为什么这些物品用金属来做而不用别的材料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猜一猜金属除了坚硬还有哪些特性?说出你的猜想理由。以下环节顺序不固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调整。(1)能导电:(看到电线)真的吗?出示小灯泡,如果想让这个小灯泡亮起来,是不是就必须有电呀?电在电池里(出示电池),这是一根金属芯的电线,如果我用这根电线将电池的正、负极和小灯泡连起来,小灯泡亮了就能证明金属导电,如果小灯泡不亮就证明金属是不能导电的。教师操作实验。我们再实验看看别的材料导电吗?分别用纸线和塑料条来做导电实验,结果证明只有金属导电,来试试看好吗?(演示)看来,只有金属能导电。(板书:能导电)(2)易导热:(看到锅)难道金属的传热能力比其他材料好吗?我们来比比看好吗?老师这里有一根木筷子和铁筷子,同时放到热水里,你觉得谁传热快?怎么判断呢?(过一会儿,用手摸上端)好,教师将它们放进去,传热再快也是需要时间的,先讲下一特性,然后再观察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轮流到各个小组展示,每位同学摸一摸,哪个筷子顶部最热,(生能明显摸出铁勺把最热)。看来金属确实具有传热快的特性。(板书:传热快)(3)有光泽。师:摸一摸、看一看你手里的铁钉,或联系你的生活经验,金属还有什么特性?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