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部位的选择.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推拿部位的选择.doc

推拿部位的选择.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推拿对调整内脏功能的基本原理→推拿部位的选择推拿手法通过其压力的强弱,作用时间的长短,频率的快慢以及手法运动方向的变化等不同性质和量的刺激作用于体表的腧穴,通过其相应的络属关系和特殊的治疗作用,从而对具体的脏腑起到补泻作用。因此在对具体脏腑病症的治疗部位(穴位)进行选择时,要特别注意穴位的特异性。五输穴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以下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称为五输穴。五输中的合穴对治疗六腑病有着重要作用。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附近各有一个重要穴位,是脏腑原气所经过和留止的穴位,称为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难经》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阴经的原穴即五输穴中的输穴,两者是相同的。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推拿对脏腑病的治疗常取有关原穴,具有补虚泻实之功。络穴络穴是络脉在由所属的经脉分出部位的一个穴位。络穴对于疏调表里经病症最为常用。表病及里或里病及表的,可取其相合的络穴。在四肢部,十二经各有一络穴,沟通表里两经之间的相合关系:在躯干部的前、后、侧又有任脉、督脉络和脾之大络,散布于一定的部位,总为十五络穴。郄穴郄穴是指经脉气血曲折汇聚的孔隙。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如本经脏腑经络之气突然闭塞时所发生的急性病症、痛症。在四肢部,十二经郄穴之外,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四奇经亦各有郄穴,总为十六郄穴。背俞穴与腹募穴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腹募穴是脏腑之气聚集于腹部的一些特定穴位。推拿临床常用背俞穴与腹募穴相配,用以治疗有关的各脏腑病症,有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而且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整,还能治疗与脏腑有关的周身和五官疾患。八会穴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的精气聚会之所。主治与八会有关的病症,常与郄穴相配。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是四肢通于奇经八脉的八个穴位,八脉交会穴分布在上肢和下肢,应用时应上下配合,其配伍是:足太阴通冲脉,会于公孙;手厥阴通阴维,会于内关;手太阳通督脉,会于后溪;足太阳通阳跷,会于申脉;足少阳通带脉,会于足临泣;手少阳通阳维,会于外关;手太阳通任脉,会于列缺;足少阴通阴跷,会于照海。八脉交会穴在治疗上适用于有关奇经的病症。交会穴一穴同属于数经者,称交会穴。也即数条经脉通过这一穴位,其中主要的一经,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为邻经。这类穴位一般都能主治其本经及邻经的有关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