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娃》教案《中国娃》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国娃》教案1【设计意图】“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我们是聪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作为祖国未来的小朋友很有必要认识到这一点。古代的四大发明、现代的卫星发射、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多姿多采的人情风俗,会让幼儿领略祖国山河的秀丽,知道祖国的地大物博,体验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激起爱国的情感。【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2、引导幼儿关注祖国的发展,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3、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向往和平的良好品质;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环境创设】1、在墙面上张贴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2、保留并增加“字宝宝乐园”的内容,让幼儿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3、收集相关图片、实物,布置“祖国特产展”“民族服饰展”、“中国名胜摄影展”。【家园共育】1、家长有意识地通过电视、上网等形式,让孩子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2、和孩子共同制作、品尝1―2种民族小吃和不同国家的食品,体验各民族、各国的饮食文化;3、收集祖国自然风光的图片或书籍,和孩子一起欣赏;4、有条件的可带孩子去有特色的地方旅行或参观展览和,扩展孩子视野;5、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民族大联欢”活动。【区角活动】1、在“阅读区”提供寓言故事书籍,供幼儿自主选择阅读;2、在“探索区”提供“四大发明”的图片,提供指南针,供幼儿操作;3、在“动手区”提供各种材料供幼儿制作民族服饰、制作相框;4、在“建筑区”提供积木、盒子、瓶子、沙土等材料,供幼儿搭建桥、天安门、长城等建筑名胜。【实施时间】三周【活动案例及反思】活动一:我是中国小娃娃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及饮食上的不同;2、认识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地理位置。活动准备:各种肤色小朋友的图片几录像资料活动过程:1、出示各种肤色小朋友的`图片(1)引导幼儿找出中国小朋友(2)比较中外小朋友,说说不同之处2、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语言、习惯、食物上的不同(1)学习美国、日本、韩国的问候语(2)认识西餐餐具3、在世界地图上寻找中国的地理位置(1)找找中国的位置,知道其形状像只大公鸡(2)找找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地理位置,发现中国很大(3)把不同肤色的小朋友图片"送"到相应的大致位置活动二:我们小手拉小手(两课时)活动目标:1、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全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2、学习用折叠剪的方法表现全世界小朋友手拉手的情景。活动准备:剪刀、纸条、水彩笔。活动过程:1、学习诗歌《小手拉小手》(1)欣赏诗歌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理解诗歌全世界的小朋友都生活在哪里?他们的肤色相同吗,有什么肤色?你会说外国话吗?(3)朗诵诗歌2、剪纸:小手拉小手T:全世界小朋友相亲相爱,小手拉小手。让我们把不同肤色的小朋友都请到这儿来(1)讨论:怎样才能一下子剪出几个小朋友,而且每个小朋友都能手拉手(2)总结方法,教师示范(3)幼儿操作3、共同布置作品诗歌:我们手拉手好大好大的地球,哪儿都有小朋友。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还有棕色皮肤的小朋友。地球上的小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你好,哈罗,欧哈又,我们小手拉小手。活动三:我们的祖国真大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地理的博大,在同一个时候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气候;2、认读儿歌,学习相关汉字。活动准备:1、字卡、阅读材料;2、天气预报的录音。活动过程:1、游戏“开火车”,知道中国很大,有很多城市。2、了解北方与南方几个城市的地理位置T:火车开到了哪里?(昆明)找一找昆明在中国地图的什么地方火车继续开,现在开到了哪里?(哈尔滨)找一找哈尔滨在中国地图的什么地方T:这两个地方有什么不同?3、了解南方与北方气候的区别T:现在这儿的天气怎样?其它地方是什么样的天气呢?(1)听天气预报录音(2)讨论:每个地方的天气一样吗?有什么不同?T:零下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学习词组“春姑娘”、“冬爷爷”(3)了解南方与北方因气候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情况和活动T:冬天,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那儿有什么?那儿的人会干什么?北方呢?(学习词组“雪花”“滑雪”、“游泳”等)4、认读儿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雪花。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啊!伟大的祖国妈妈,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活动四:聪明的中国人活动目标:1、学习在不同环境中选择方向“南”,逐渐形成对指南针的认识。2、知道中国人很聪明,很早就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