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实验班语文测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三实验班语文测试.doc

初三实验班语文测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三实验班语文测试一、????????????文言文(共38分)(一)?默写(15分)1、(1)此夜曲中闻折柳,。(2)夕阳西下,。(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4)然则北通巫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5)《醉翁亭记》中,作者以优美的笔调描绘了琅琊山四季的不同之景,其中描绘春天的句子是:。(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3、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岳阳楼记(节选)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宠辱偕忘,把酒临风。6、选文第二段描写“春和景明”之景,表现迁客骚人。的心情。(用文中的话来回答)(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点石成金一人贫苦特甚,生平虔奉吕祖。吕祖乃吕洞宾也,相传为道教之祖。吕祖感其诚,一日忽降至其家,见其家徒四壁,不胜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俄倾,粲然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吕祖大喜,谓:“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大道。”其人曰:“不然,吾欲汝之指头也。”吕祖倏不见。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不胜悯之()(2)不然,吾欲汝之指头也()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大道。你确实能这样,没有私心,可以教给你成仙的真道。9、文末“吕祖倏不见”的原因是:其人曰:“不然,吾欲汝之指头也。”(用原文回答)(3分)10、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做人不能贪得无厌。(3分)二、现代文(共49分)(一)阅读下题,完成11——14题(19分)漫话对联(1)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2)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那么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悬挂在门上或壁间廊柱上。(3)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自勉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题赠联。(4)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chang)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美,涌现了纪昀、袁枚等对联高手。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话》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的英姿。(5)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6)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蒂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7)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等,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句子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8)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香花,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箱奇珍。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