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专业性网站---《初中物理在线》www.czwlzx.com。一万余个精品课件、几万套精品教案、试卷,让您的每一节课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初中物理公式及使用条件1知识点公式使用条件长度的测量线圈的总长度----------圈数-------------线圈的直径该式适用测线类的直径“L”须是紧密排绕后的总长度也可用重叠环绕法求纸带的厚度总厚度---------数目--------------某单位的厚度该式采用以多测少求某单位的厚度,如纸张、硬币等厚度。测纸张时,注意“张(页)”和“面”说法的区别。本章还有徒步法、滚轮法的应用,注意它们应用的原理。简单的运动路程(米-----m)----------时间(秒---------s)----------------速度(米/秒-----m/s)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另有两种普通比较方法:a: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b:在通过相同的路程内,比较运动的时间。v、s、t的对应性“v”的物理意义:1秒钟内通过的路程多少米。该公式也适用于求平均值,并且是求平均速度唯一的根据。1m/s=3.6km/h要记住“一些速度”(九年级课本)用来比较判断热现象注意温度计上刻度制定的原理平均等分法光现象∠r=∠i-----------入射角(度---°)-------------------折射角(度---°)各种夹角的判断v光=3×108m/s=3×105km/s质量和密度质量(千克---kg)------------体积(米3---m3)-----------------密度(千克/米3---kg/m3)密度用来表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ρ水=1.0×103kg/m3=1g/cm3=1kg/dm3一般固体液体的密度的数量级是103密度测定的实验和原理根据求出的是实心体积质量是物质的特性,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记住一些物体的质量(九年级课本)力和运动G=mg------常数(9.8N/kg)----------质量(千克----kg)--------------重力(牛--------N)g=9.8N/kg是指在地球上。(g取值要根据题目具体要求)重力跟质量成正比重力的施力体是地球测量力大小的常用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受力情况↔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不是实验定律(理想实验、科学推理)压强------压力(牛--------N)-----受力面积(米2------m2)-----------压强(帕--------Pa)该式是通用公式,适用于任何压强的计算1Pa=1N/m2表示某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力是指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不是指重力(注意作用点)受力面积是指两物体有相互接触的部分浮力※F=F向上+F向下-----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牛---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牛---N)----------------------浮力(牛---N)此式也是求合力的方法若F向下=0N,说明此时物体是处于漂浮状态,F=G物若F向上=0N,说明此时物体没有受到浮力,如塞在水池底部的塞子,打入水池底部的木桩等。F浮=G-F示----------在液体中时弹簧的示数掌握实验法测定浮力的做法F浮=G(漂浮)该式应用力和运动的关系,以运动状态分析其受力情况F浮=G排=ρ液gV排---被排开的体积(米3---m3)------常数(9.8N/kg)----液体的密度(千克/米3---kg/m3)ρ液与h无关,故该公式也适用于气体压强的计算V排、V物的关系掌握该原理的实验做法该公式可用任何情况下求浮力以上四种方法可互相运用,如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根据F浮=G和F浮=ρ液gV排得G=ρ液gV排,G=ρ物gV排,故ρ物gV物=ρ液gV排,ρ液=V排/V物。浮力也是一种力,求浮力问题时也应该先分析其运动状态。初中物理公式及使用条件2简单机械F1L1=F2L2------阻力臂(米---m)-----------阻力(牛---N)---------------动力臂(米---m)--------------------动力(牛---N)当F=mg时,可得m1L1=m2L2力臂用实线画,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用虚线画,并标注力臂和力作用线垂直符号。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连线是最长的力臂,最小的应与其垂直。功和功率W=Fs-------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