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语文五上(有注解)《日积月累》.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8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年部编版语文五上(有注解)《日积月累》.pdf

2020年部编版语文五上(有注解)《日积月累》.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0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日积月累》★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P14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者简介】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注释】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1疏:开阔、稀疏。藉:凭借。【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P30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葛洪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句子理解】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别一天到晚吃饱了没事做,不要浪费一点时间偷懒不用2功,饱食伤身,不坚持做一件事,就会一事无成。教育人们不要一天到晚吃饱了不做事,不要浪费一点时间放弃用功。)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bai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好男儿,要抓紧时bai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多少人世间的事都是急忙忙地匆匆而bai过,天地不断旋转,光阴逼迫,一万年太久了,我们只要珍惜现在的时间。)3★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P46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作者简介】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注释】乞巧节: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几万条:比喻多。【译文】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4★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P64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政通人和人寿年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成语解释】太平盛世: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官尽其职、民尽其力、物尽其用;朋友越来越多、反对者越来越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风调雨顺、无灾无难;社会一派祥和、和平的景象等可谓之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丰衣足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安定美满的样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人寿年丰: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夜不闭户:夜间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路不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5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兵荒马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现象。流离失所:流离:离开家乡,没有一定的居处;失所:失去安身的地方。意思是无处安身,四处流浪。生灵涂炭: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家破人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哀鸿遍野:哀鸣的大雁,这里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难民之悲惨景象。民不聊生: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内忧外患:指国内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也指内部的纠纷和外部的压力。★语文园地五《日积月累》无6★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P90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一粥一饭,由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以纯【句子理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能够辛勤地为国家效力,能够节俭持家。意思是既能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