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教务工作计划中学教务工作计划范文汇编6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教务工作计划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中学教务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以全学年宗旨为基准,始终坚持以"研究、指导、服务"为基本职责,以"强管理、抓落实、讲实效"为突破口,夯实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基础上再创辉煌。二、工作重点(一)初一年级重点抓好四个网班教学,以成都七中为示范,坚定不移走成都七中的发展道路。同时建好新生学籍、规范新生学习习惯。(二)初三年级要立即提前谋划、周密安排,狠抓过程管理,为毕业创辉煌奠基础。也要注意与高中新课改的衔接工作。(三)初二年级要稳中有序、抓好优生,为初三奠基础。(四)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1、初20xx级的四个网班一定要总结上期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充分利用好成都七中网校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教导处重检查、抓落实。继续抓好网班跟班听课制、与成都七中同步备课教师签到、督查制、及教学常规五认真工作月检制、年级继续尽量统一利用网班资源制。2、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抓好目标、计划、检查、落实工作。每月检查一次初三年级、初一年级网班教师备课,督促两个年级的月考成绩统计、分析上报。特别是初三年级的目标管理要落在实处。3、抓好听课和督导工作。严格按上期学校规定的听课标准执行,学校行政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组成督导组分学科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课,要求每次听课后,都要与任课老师交换意见,有助于教师改进。4、加强对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研究与管理,进行有效教学研究活动;以教研促教改,教研促教学。5、抓好毕业班、非毕业班的各种考试及成绩分析统计工作。三、具体工作安排如下:2月1、19日教职工返校,下午3:00在南校区开会。2、20日初一网班开始上课,其余年级报名注册,教导处发放教师用书、教参和课表。3、21日正式按课表行课。4、统计分析上期教师教学成绩。3月1、做好学生入学统计及学籍清理工作。2、由学校组织召开初三年级教师会。3、完善“双基”工作的支撑材料。4、督查初三第一次月考工作,并帮助分析月考成绩,查漏补缺。4月1、中旬初三中考报名,并报数据到招办,交相关资料及组织考生摄像。2、检查分析初三第二次月考,并根据月考情况帮助年级上添措施想对策3、要求初三A班要在4月底结束新课。4、初一网班半期考试。5月1、抓好高14级网班招生考试工作,也即初三第三次月考,考后做好录取、衔接工作。2、初三全年级要在中旬结束新课3、抓好中考复习工作,特别是督促年级上落实复习计划,为中考复习做好充分准备。4、组织初三毕业生填报志愿。6月1、做好中考及初12级生物、地理结业考试考务工作。2、14-15日中考。16日初12级生物、地理结业考试。3、完成中考各项工作,及毕业班各项工作。7月1、做好学年末非毕业班的期末考试工作。2、做好初14级新生招生工作。3、完成期末的各项工作及下期准备工作。昌德中学初中部教务处中学教务工作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20xx年我校的教务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学校整体工作计划的指导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各科教学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抓常规养习惯,抓教学提质量。坚持以德育为先,质量为本,坚定不移地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管理强校”之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二、工作思路: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以求真、求实、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龙头,以专业提升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为驱动,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营造独特的学校文化、优秀的师资队伍、强大的骨干专业和过硬的教育质量,真正实现文化立校、师资兴校、特长强校和质量誉校,合力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学校品牌,彰显特色。三、主要工作及要求:(一)加强学习,促进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随着“学习型社会”概念的深入人心,作为一名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阅读、学习有关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更新观念,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性地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1、全体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各科教学使全体学生的能力、素质及思想、态度、情感、价值观得到和谐、健康、全面发展。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抓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使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教学计划统率着整个教学过程,是指导和规范教学行为的标准,也是教务处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此,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研究课程标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地制订好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