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年植树节演讲稿600字正值三月,三月,是春暖花开的日子;三月,是活力四射的季节;当我们一起走进春波荡漾的三月,丰富的节日扑面而来.3月5日,学雷锋做好事唤起的是我们内心那股乐于助人的渴望.3月8日,妇女节特有的温馨气息,拉近了我们与亲人之间的距离,亲情和理解变得弥足珍贵.而3月12日这天,我们还相会了另一个充满绿色气息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没错,就是植树节.说到植树节,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位伟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幼年就对“树艺牧畜”十分热爱,在海外留学时,也经常利用假期回故乡种植桑树.1924年他在广州演讲三民主义时反复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造林植树,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孙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在1925年的3月12日这天,他在北京逝世,我们将这天定为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树木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还能维护生态平衡.它们能够调节、影响气候,调节水的循环,增加土壤的净水资源,保护水土,树木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使土壤不受风化.有了树,我们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我们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我们才会有高楼、房屋和铁路.同学们,虽然在植树节中,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为这座城市增添一颗小树苗,但是我们却能用我们自己的力量为我们的校园绿化出一份自己的力.让我们牢记,多走几步,不穿越绿化带,不践踏绿地.我们同学可以争做绿化宣传员、环保卫士,身体力行去爱护我们校园中的一草一木,爱护我们生活环境中的一草一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将来,我们的校园将更加美丽,我们的城市也将更加美丽!betterschool,betterlife.我们校园的明天将因为你们的共同努力而更加明媚灿烂!今天的午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收听.2022年植树节演讲稿600字7大家好!随着一股强冷空气的入侵,3月11日,十堰下了一场壮丽的三月雪.本是植树节前夕,这种天气似乎会使人有些惋惜.然而,突降的大雪并没有挡住热爱环境的人们上山植树的热情.绿色森林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因此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植树造林,并有了法定的植树节.但世界上最早的植树节,是美国内部拉斯加州制定的.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树木稀少,土地干旱,风沙很大.为了改善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状况,莫顿先生在1872年4月10日倡议全民植树100万棵.其后,每年的这一天此州全民动员义务植树.就这样十几年间,此州1000公里的荒山野岭变成了森林,1885年,内部拉斯加州议会为表彰莫顿先生的功劳.以它的生日4月22日作为当地的植树节,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植树节.中国也是开展植树节较早的国家之一,1915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新中国成立后,1979年,国务院正式决定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植树节,为了绿色和环境所设定的节日.如今,仍然有很多爱护环境的人们保持着植树节植树的习惯.但是,也有许多人根本不知道植树节这个重要的节日到底在哪一天.这是不是对环境的一种不尊重?是的.先不说植树罢,为什么还有那么那么多的人们随意伐树,破坏水源,浪费石油,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如果环境不是重要的,那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设定了植树节?希望所有破坏过环境的人用心的去想一想.拥有了好的环境,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2022年植树节演讲稿600字8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草长莺飞,春回大地,今天是我们开学的第二个星期,是20__年的第3个月,在春风吹拂的阳春三月里,我们即将迎来植树节——3月12日,这个营造绿色环境,期待绿水青山,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这个人们纷纷走向田野山岗,履行公民的植树义务的日子.也许在我们小时候我们无法体会到植树的意义,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是一名中学生,植树的意义我们应当深刻体会.因为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才能让我们自由的呼吸;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才有爽朗清晰的蓝天白云;有了树,才会有生机勃勃的绿色地球,才能有祖国的美好明天.同学们,你是否看到过,在我们的身边依然存在乱砍滥伐、破化水源、浪费石油、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因为这些行为的存在,导致中国的北方长期干旱无雨,南方却洪水泛滥,导致酸雨,泥雨,赤潮,龙卷风,沙尘暴的频繁侵袭,看到这些,我们仿佛听到了地球的呼喊,她在呼喊绿色.绿色,全世界都在畅谈这个词,绿色环境,绿色食品无时无刻都在敲击我们的耳膜,人人都喜欢绿色环境,但却并不是人人都自觉爱护并创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