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范文).docx
上传人:努力****幻翠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范文).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范文)九年级物理笔记一册在手,打牢基础十年经验,倾心整理目录第十三章内能21.分子热运动22.内能33.比热容C4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61.热机62、热机的效率η7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91、两种电荷92、电流和电路103、串联和并联114、电流的测量11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2第十六章电压电阻131.电压(U)13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43.电阻(R)144、变阻器15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72.欧姆定律183、电阻的测量18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9第十八章电功率211、电能212.电功率(P)22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234.焦耳定律24第十九章.生活用电261、家庭电路262、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27第二十章电与磁283、电磁铁304、电动机305、磁生电3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32第十三章内能1.分子热运动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看成球形,分子直径大约10-10m演示: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二氧化氮是密度很大的气体。过一段时间上下两个瓶子均变成是淡红棕色气体。液体扩散实验:开使水的下方注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是一种密度很大的溶液。经过一段时间,界面模糊,最终两种溶液会混合。固体扩散: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合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看到他们互相渗入约1mm深。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存在空隙。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铅柱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微观特性和宏观特性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内能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的能量单位都是焦耳。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内能除了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质量、体积和状态有关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等效法)。热传递:条件是要有温度差,内能发生转移。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做功: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做功实验:甲图:现象是棉花燃烧起来。结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乙图:现象是塞子跳动起来,瓶内出现白雾。结论: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瓶里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表示一个过程量,所以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用“J”来表示。3.比热容C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甲、乙两种装置图都可以。(甲用酒精灯,乙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实验注意:1、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2、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等等对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实验现象:食用油温度升高较大,水温度升高较小。结论:水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即为吸热能力,也即水的比热容大。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加热时间相同、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根据温度变化比较两者的比热容大小。转换法: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由加热时间来决定。加热时间相同,则两者吸收热量相等。比热容(C):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某0C)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是:c=4.2某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某103焦耳。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②Q放=cm(t0-t)=cm△t降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热机演示实验:现象:加热到产生大量水蒸气时,塞子冲出去,产生白雾。原理:做功,能量转化。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