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重难点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现代诗人宋毅烈曾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名字为题写过一首诗:墙上的斑点想了一生/她疯了,不,她摔碎了闹钟婚姻是一只闷盒子/只能看不能想:回形针房间被布置以蝴蝶标本/抽一支烟,从侧面去观察男人早晨需要阿司匹林/哦,一只患了抑郁症的花瓶喜欢带有尼古丁味道的男人/喜欢优雅的手势“让我们谈谈眩晕症吧/或者避孕药如何使用”她害怕套间,抽屉/她说尖叫吧;女人应该歇斯底里坏天气,潮湿的婚姻/她对安眠药的依赖性她偶尔谈到孩子/她的子宫忧郁症:耽于幻想和自我封闭。/她疯了,不,她摔碎了闹钟。这首诗较为形象地概括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命特征、生活追求与创作历程。1.选择注音正确的一项()A.簇拥(cù)赝品(yàn)别墅(shù)铁箍(gū)B.积蓄(xù)笼罩(zhào)芜菁(jīng)呆滞(chì)C.地毯(tǎn)古冢(zhòng)都铎(duó)箭镞(cú)D.鳍翅(qí)鸟窠(kē)怂恿(cǒng)褶皱(zhě)答案:A2.选词填空(1)大地的寒气_______(凛凛、凛冽)逼人,压得树木的纤维一根根地断裂开来。(2)一定有哪位古物收藏家把这些白骨_______(挖掘、发掘)出来,给它们起了名字……(3)惠特克序列表被送进垃圾箱,给我们大家留下一种令人_______(沉迷、陶醉)的非法的自由感一一如果真存在自由的话……(4)人们总是本能地_______(保护、保障)自己的形象,不让偶像崇拜或是什么别的处理方式使它显得可笑。答案:凛冽发掘陶醉保护3.判断下列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这个地区位处热带雨林地区,山上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流人小河,跳下山崖,形成一幅幅壮美的瀑布。(错误,只能用于别的事物,表比喻)(2)这件事不能长期拖延下去不做决断,悬而不决对谁都没有好处。(错误,与前一分句重复)(3)他为人闲散,回到家吃得心满意足之后,却什么正事都不干。(错误,应用“酒饱饭足”)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墙上的斑点是一块园形的迹印,在雪白的墙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时的地方。(园一圆,时一寸)(2)它们是花了多少心血节衣缩食积畜起来的啊!此刻我四周全是挺有份量的家具,身上还穿着几件衣服,简直是奇迹。(畜—蓄,份—分)(3)同时,我一直在头脑里把自己的形像打扮起来,是爱抚地、偷偷地,而不是公开地祟拜自己。(像—象,祟—崇)(4)在世界的中心扎下根,透过灰暗的海水和水里瞬间的闪光以及倒影向上看去,这里多么宁静啊——假如没有惠特克年签——假如没有尊卑序列表。(暗—黯,签—鉴)对斑点的推测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著名的女作家。生于伦敦的一个书香名门之家。弗吉尼亚天分很高,从小就立志要当作家,二十二岁时开始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她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小说——她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创者之一,这方面的小说代表作有《雅各的房间》(1921)、《黛洛维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海浪》(1931)等。在小说创作之余,她还写了大量的文学评论,收入《普通读者》(1925)和《普通读者二集》(1932)等书之中,此外,她的作品还有传记和女权问题论著《自己的一间屋》(1929)。弗吉尼亚·伍尔夫20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崛起的新流派。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意识潜流而得名。它是西方作家在深重的现实面前,普遍感到悲观、孤寂,并接受当时哲学界推行的非理性主义影响而产生的。它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取消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的局限,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人物内心奥秘。在表现手法上,意识流作家较多地采用了内心独白、时序颠倒的叙述方法;象征性的艺术结构;自由联想;类似蒙太奇的衔接技巧;语言形式的离奇的试验以及舍弃标点符号等等。由于意识流小说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得他们的小说走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终于衰落下来,被其他艺术流派所代替。但是,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来说,意识流仍有其可取之处。意识流小说能打破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在有限的篇幅,短暂的时间内,反映出人物思想活动的全过程,因而具有较大的浓缩性凝聚力。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本篇小说的主要内容。示例1:作品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个女士由墙上的一个斑点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