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培养班级学生养成教育如何培养班级学生养成教育如何培养班级生生教育、生生管理的能力2017-10-0316:14班主任的工作很琐碎,相信许多班主任都有同感。记得以前在一本杂志上看见过一篇文章,题目不记得了,但内容是写班主任工作的。文中说,班主任是保姆,哪个孩子渴了、饿了、冷了、热了,班主任要管;班主任是清洁工,尤其是低年级班主任,学生太小不会干活或拿不动大扫帚,班主任就要负责卫生;班主任是图书管-理-员,发放新书、收循环书、整理课外书,都是班主任的事;班主任是医生,班里有学生不舒服了,班主任首先要看看学生是发烧感冒,还是头疼肚子疼,然后通知家长或亲自送医院;班主任是会计,学校收书费、本费什么的,班主任要布置、收钱、交校长。除此以外,班主任还是园丁,管理班内的花草;是收发员,管订报纸、发放报纸,等等。这篇文章,我非常喜欢,真是说到班主任们的心坎里去了。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些,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往往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或临时指派的工作去做。就说我们学校吧,共6个班,每班一名班主任,每位班主任还要任自己班的语文、数学(就是人们说的主科)两科的教学工作。每天早上和中午,班主任们都会早早来到学校,查看学生的早自习和午自习。而那些非班主任教师只教副科(科学、品德等),课少、事少,往往是踩着上课铃进校门。两相比较,当班主任的感觉就一个字;累!能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如在班里设立轮岗制度,具体是这么做的:班里一共10名学生,一周上五天课,正好每人管半天,承包班里所有事务。学生们先排好队,分清谁承包哪半天,每个星期都按这个顺序来。在每个学生值日的半天里,开窗、关窗、打水、锁门、放钥匙、擦黑板、消毒、自习课上的纪律等都由这名同学负责。这样一来,我顿时感到工作轻松了不少。而且这么做,也锻炼了每个学生的能力,给了每个学生为班级体服务的机会。除此以外,黑板报该换了,一组和二组轮流办,都四年级了,画画、写字应该会吧!要是没有材料,到图书室找去!搞卫生也由学生承包,老师不参与了,四年级了,抡大扫帚的力气应该有了。测体温也不难,把耳枪伸进耳朵,“滴”的一声,体温就测出来了,学生们一个个轮流测,轻拿轻放,测完报数,我坐在讲桌前记录就行了。在实际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不要总是不放心,怕他们干不好,不让他们锻炼,他们永远干不好。要是你让他们去做了,你会发现,学生们有许多创意比老师还棒。学生锻炼并提高了能力,成为班主任的小帮手,班主任可就轻松多了,何乐而不为呢!我曾经为自己这种自认为高明的做法自豪过、得意过,但是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座后,我惭愧地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这些方法和魏老师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差得太远了。我虽然也让学生们动起来了,负起责来了,但每人只管半天,另外四天半不管,学生值日时尽职尽责,不值日时就什么也不管了。而在魏老师的班里,所有事都由专人承包,管花的、管鱼的、管杯子的、管水壶的、管水桶的、管校服的、管班标的、管手套的、管窗帘的······班级事务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有人承包,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这才是给学生最大的空间来锻炼自己!学生在实践工作中锻炼了能力,有了责任心,热爱了班集体,增强了凝聚力。我想,魏老师应该是天下最清闲的班主任了,他可以外出十几天,甚至是两三个月不回校,但他的班却绝不会乱。魏老师管理班级的方法给了我极大的启发,班主任竟然可以这样当!回首自己原来的忙碌,满腹的牢骚,真是惭愧,是我自己一直局限在固有的、狭小的思维空间里,不曾想象,更不曾突破,是我自己的方式不对啊!我决心以后向魏老师学习,培养学生生生教育、生生管理的能力,具体的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做;一、设立岗位承包责任制班里的学生,根据每个人的特长爱好与能力的不同,承包班内各项事务。我们是农村小学,没有魏老师他们班那么齐全的设施,那就从实际出发吧!学生有管图书的,有管清洁工具的,有管黑板的,有管坐水的,有管锁门的,等等,也把魏老师管理班级的经验借鉴过来,但可不是生搬硬套,遇到具体情况要灵活变通。我原来的办法也有不少好的地方,要保留。二、制定《班级公约》由全班同学共同制定本班的《班级公约》。每个同学在纸上写出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规则,可大可小,事无巨细,然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形成本班的《班级公约》,公约内容明确,规定了每位同学的责任和义务,同学们没有意见后,打印出来,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张贴在墙上。班主任老师说明:“签上自己的名字,就要说话算数,以后按公约上的项目要求自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立下这个“规矩”后,班级管理就有“法”可依了。《如何培养班级学生养成教育》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三、建立互助对子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组合,每两个人组成一个互助对子,原则上是一个成绩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