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质量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努力****爱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质量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质量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截至2019年5月3日,全球230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5亿人,其中70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结合图,回答1~2题。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B)A.10°S~20°SB.20°N~30°NC.30°N~40°ND.40°N~50°N[解析]读图可知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20°N~30°N。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C)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面积大[解析]南纬40°~50°范围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陆地面积小,故人口稀少。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回答3~4题。3.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4.该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D)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3题,由图中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与地形剖面图的关系可以判断,当地海拔高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低,海拔低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高,所以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第4题,由图中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与地形剖面图的关系可以判断,地势越平坦,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越多,④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洛伦兹曲线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分布越均衡。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图。据此回答5~6题。5.与山东省相比,全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C)A.政策因素B.战争因素C.自然因素D.经济因素6.山东省近年来人口分布集中程度表现为(B)A.极度集中B.分布不均衡程度增强C.趋于均衡D.60%土地集中全部人口[解析]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到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第6题,通过对比山东省1953年、1982年、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曲线越来越偏离绝对均衡线,说明山东省人口分布不均衡程度增强。2018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906万人,常住人口9605万人,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第一人口大省。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7~9题。7.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主要的原因是(A)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8.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C)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矿产资源9.图中甲省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A)A.自然环境恶劣B.资源较为贫乏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解析]第7题,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第8题,图中的乙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第9题,甲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低,应控制人口的增长。(2020·济南高一期末)调查报告显示,某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分别比上年下降2.4%和7.6%,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下图为该年我国农民工流向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关于该年我国农民工流向变化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D)A.流向西部的农民工数量多于流向东部B.流向东部的农民工占流动农民工的比例最低C.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东部地区D.东部地区的生活成本上升11.为缓解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用工荒”,以下措施合理的是(A)A.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吸引海外移民,鼓励生育C.减小投资规模,改善工业布局D.降低生活水平以减少生活成本[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与上年相比,流向中西部的农民工增多,流向东部的减少,但流入人数和占比仍然东部多于西部,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东部地区慢。流向中西部的农民工比上年增多,一方面是中西部接纳产业转移,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是东部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生活成本上升,故选D。第11题,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丧失。在新的形势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能支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故选A。(2020·贵州平坝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期末)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