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doc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2008年高考江苏省历史(选修科目)说明26.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2008年历史(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说明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了解新中国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内容标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学习要求: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内的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3.知道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所能产生的影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要领先世界的价值观念。4.体会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教学建议:1.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地动手操作,用表格、示意图等方式来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也可以指导他们用编辑小报和设计展板等方式来呈现科技成就及其科学家。2.注意引导学生去畅谈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为此,可以适度补充产生世界影响的科技成就(例如神舟六号的飞天),也要提示学生观察和关注“科技进步与身边的生活”。3.联系专题二的古代科技,与新中国科技做一比较,既明确古今科技的若干差异,又增强民族自豪意识。4.联系本单元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进一步领会“科教兴国”这一战略。5.可以举办“现代中国科技成就与世界科技前沿”的主题小报制作活动,引领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动态。史论共享:1.新中国科技进步的作用: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在困难的条件下艰难起步,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科技人员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中国的科技进步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上摘自《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导入:2008年9月10日科学家在靠近法国和瑞士边境的地下实验室开启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由此开始高速粒子对撞系列实验,并成功实现了第一束和第二束质子束流贯穿整个对撞机。如果粒子高速对撞实验成功,这一系列实验将模拟宇宙大爆炸发生时的状态,有助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起源之谜。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一个使正负电子产生对撞的设备,它将各种粒子(如质子、电子等)加速到极高的能量,然后使粒子轰击一固定靶。通过研究高能粒子与靶中粒子碰撞时产生的各种反应研究其反应的性质,发现新粒子、新现象。用加速器的粒子轰击静止的靶,就像在一起交通事故中的一辆汽车撞到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上,撞车的能量很大一部分要消耗到使停在路边的汽车向前冲上,碰撞的威力就不够大。如果使两辆相向开行的高速汽车对头相撞,碰撞的威力就大许多倍。基于这种想法,科学家们在70年代初研制成功了对撞机。1984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动工兴建。1988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按期建成,成为我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由注入器、输运线、储存环、北京谱仪和同步辐射装置等组成,自1990年运行以来,性能良好,已积累了大量数据,取得了许多重要物理成果。探索一:列举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一、表现:时间成就地位、意义核能技术1964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打破了美国、苏联等国的核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力维护了世界的和平。1964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84——1994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我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航天技术1970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99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2003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杨立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杨利伟也成为中国航天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生物技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也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