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测量系统阐发MeasurementSystemsAnalysis一、测量系统所应具有之统计特性1.测量系统必需处于统计控制中,这意味着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是由于普通原因而不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这可称为统计不变性。2.测量系统的变差必需比制造过程的变差小。3.变差应小于公差带。4.测量精度应高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一般来说,测量精度是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的十分之一。5.测量系统统计特性可能随被测工程的改变而变化。假设真的如此,那么测量系统的最大的变差应小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的较小者。二、尺度6.国家尺度7.第一级尺度(连接国家尺度和私人公司、科研机构等)8.第二级尺度(从第一级尺度传递到第二级尺度)9.工作尺度(从第二级尺度传递到工作尺度)三、测量系统的评定10.测量系统的评定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称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11.第一阶段:大白该测量过程并确定该测量系统是否满足我们的需要。第一阶段试验主要有二个目的:1.确定该测量系统是否具有所需要的统计特性,此项必需在使用前进行。2.发现哪种环境因素对测量系统有显着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等,以决定其使用之空间及环境。3.第二阶段的评定4.目的是在验证一个测量系统一旦被认为是可行的,应持续具有得当的统计特性。5.常见的就是“量具R&R〞是此中的一种型式。四、各项定义6.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成果的装置,包罗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7.测量系统:用来获得暗示产物或过程特性的数值的系统,称之为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是与测量成果有关的仪器、设备、软件、程序、操作人员、环境的调集。8.量具重复性:指同一个评价人,采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屡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数据〕的变差。9.量具再现性:指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不异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10.不变性: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11.偏倚:指同一操作人员使用不异量具,测量同一零件之不异特性屡次数所得平均值与采用更精密仪器测量同一零件之不异特性所得之平均值之差,即测量成果的不雅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准确度〞12.线性:指测量系统在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的变化。五、阐发时机13.新出产之产物PV有不同时14.新仪器,EV有不同时15.新操作人员,AV有不同时16.易损耗之仪器必需注意其阐发频率。R&R之阐发1.决定研究主要变差形态的对象.2.使用「全距及平均数」或「变差数阐发」方法对量具进行阐发.3.于制程中随机抽取被测定材料需属统一制程.4.选2-3位操作员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使用校验合格的量具别离对10个零件进行测量,测试人员将操作员所读数据进行记录,研究其重复性及再现性(作业员应熟悉并了解一般操作程序,防止因操作不一致而影响系统的可靠度)同时评估量具对不同操作员熟练度.5.针对重要特性(尤指是有特殊符号指定者)所使用量具的精确度应是被测量物品公差的1/10,(即其最小刻度应能读到1/10过程变差或规格公差较小者;如:过程中所需量具读数的精确度是m/m,那么测量应选择精确度为m/m),以防止量具的辨别力缺乏,一般之特性者所使用量具的精确度应是被测量物品公差的1/5。6.试验完后,测试人员将量具的重复性及再现性数据进行计算如附件一(R&R数据表),附件二(R&R阐发陈述),依公式计算并作成-R管制图或直接用表计算即可成果阐发:7.当重复性(AV)变差值大于再现性(EV)时.8.量具的布局需在设计增强.9.量具的夹紧或零件定位的方式(查验点)需加以改善.10.量具应加以调养.11.当再现性(EV)变差值大于重复性(AV)时.12.作业员对量具的操作方法及数据读取方式应加强教育,作业尺度应再明确订定或修订.13.可能需要某些夹具协助操作员,使其更具一致性的使用量具.14.量具与夹治具校验频率于入厂及送修纠正后须再做测量系统阐发,并作记录.测量系统R&R阐发〔均值—极差法〕15.这里介绍常用的均值—极差法,用来研究测量系统的双性:R&R。它也称大样法〔LongMethod〕。16.研究R&R的前提是测量系统已颠末校准,而其偏倚、线性及不变性已颠末评价并认为可接受。以下举一典型情况说明此方法17.1确定M名操作者A、B、C……,选定N个被测零件,按1、2、……,编号。被选定零件尽可能反映整个过程的变差。18.1.1测取数据:A以随机挨次测取所有数据并记录之,B、C: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