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灌水定额[m3/s或mm]: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率。2、灌溉定额[m3/s或mm]:各次灌水定额之和。3、灌水率[m3/(s·万亩)]: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q,又称灌净水模数。η4、渠道水利用系数(c):某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对任一渠道而言,从水源或上级渠道引入的流量就是它的毛流量,分配给下级各条渠道流量的总和就是它的净流量。η5、渠系水利用系数(s):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农渠向田间供水的流量就是灌溉渠系的净流量,干渠或总干渠从水源引水的流量就是渠系的毛流ηηηη量。渠系水利用系数的数值等于各级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即s=干支斗η。农我国自流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面积(万亩)<1.01.0~10.010~3030~100>100渠系水利用系数0.85~0.750.75~0.700.70~0.650.60.556、田间水利用系数: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对旱作物,指蓄存在计划湿润层中灌溉水量;对水稻田,指蓄存在格田内的灌溉水量。)和末级渠道(农渠)放出水量的比值。7、灌溉水利用系数: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_T50363-2006)6.0.2渠系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5;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5;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5;全部实行井渠结合的灌区可在上述范围内降低0.1,部分实行井渠结合的灌区可按井渠结合灌溉面积占全灌区面积的比例降低;井灌区采用渠道防渗不应低于0.90,采用管道输水不应低于0.95。6.0.3田间水利用系数:水稻灌区不宜低于0.95;旱作物灌区不宜低于0.90。田间水利用系数应按规范附录A公式(A.0.3-1)或公式(A.0.3-2)计算。6.0.4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不应低于0.80;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表3.1各种土质(岩层)的给水系数土质(岩层)给水系数土质(岩层)给水系数粘土0.01-0.02粉砂0.07-0.11亚粘土(壤土)0.02-0.04细砂0.12-0.16粉砂质亚砂土(粉砂壤土)0.02-0.05中砂0.18-0.22亚砂土(砂壤土)0.05-0.07粗砂0.22-0.26(土地利用规划学,主编/王万茂,中国大地出版社P-P)300301(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