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新课标人教必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新课标人教必学习PPT教案.pptx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新课标人教必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时间:19世纪末人物:欧文顿实验:植物细胞的通透性实验。现象: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时间:20世纪初实验:(1)提取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2)细胞膜成分的化学分析。时间:1925年人物:荷兰科学家实验: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双层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式水—空气界面时间:1970年实验: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磷脂分子的运动蛋白质分子的分布图时间:1972年人物:桑格和尼克森成果: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生物膜“静态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的比较生物膜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保护作用B、一定的流动性C、能进行信息交流D、选择透过性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信息传递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第四题:谢谢!时间:20世纪初实验:(1)提取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2)细胞膜成分的化学分析。时间:1925年人物:荷兰科学家实验: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时间:1970年实验: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时间:1972年人物:桑格和尼克森成果: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保护作用B、一定的流动性C、能进行信息交流D、选择透过性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信息传递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