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课程教学反思与建议.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0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数学必修课程教学反思与建议.ppt

高中数学必修课程教学反思与建议.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的构成及其定位5个模块的内容为:A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A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A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A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A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二.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2.知识容量大,学生遗忘快。对策: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多反复,多提问,周练习中安排适量旧知识,这样可以既不花很多时间,又帮助学生记忆重要的知识点以及公式和定理。3.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际问题,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有的实际问题过长,学生要花一定的时间来理解,造成一定的教学压力,对有些问题是否可以单刀直入,直奔主题?4.初高中数学内容的衔接问题。有些知识在初中已被删去,到了高中却十分重要,这些内容如何处理呢?一种做法是利用开学初的时间进行学习,还有一种做法是,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再做适当的补充与拓展.5.例、习题设计需进一步斟酌。新课程实施中,发现有些课本例题与习题不够配套数学2包括立几初步、解几初步两部分内容,是整个必修内容中几何较集中的部分,另外两部分的“平面向量”置于数学4中、解三角形置于数学5中。课程对几何中的共同点有意识的突出来,即把几何定位于把握图形的能力,空间想象与几何直觉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新课程将知识产生、应用完整展现出来,特别重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抽象概括、归纳猜想的思维过程,在解几中还涉及了度量计算。立体几何内容中的“空间几何体”主要是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通过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中,借助长方体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先认识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归纳关于平面、平行的一些公理以及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而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以及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进行思辩论证,并且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是“坐标法”。当我们用方程表示直线和圆,运用方程研究直线、圆的的位置关系,研究两条直线的交点、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等问题时,都需要把几何问题代数化,先用方程表示直线和圆,然后再通过代数运算解决有关的位置关系问题。教科书结合大量的例题,突出用坐标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部曲”。四.教学反思与建议2.关于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双基”随着时代和数学的发展,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双基”,例如,统计,概率,导数,向量,算法等内容已经成为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对原来的一些基础知识也要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要在平时教学中夯实“双基”要在学习课标中把握“双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高中数学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它明确的规定了每一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附有教学说明与建议,对“双基”的内容与教学要求也比较具体、翔实,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做到对“双基”的内容与教学要求烂熟于心。只有这样,在“双基”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失,既不“深究”又能“到位”。3.关于数学文化“探究与发现”的《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解三角形进一步讨论》等“阅读与思考材料”《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三角与天文学》、《对数的发明》等“探究与发现”《购房中的数学》4.《几何画板》的强大作图功能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但仅仅在课堂上演示,显然是不够的,更应当让学生独立操作,自己动手作图,那样的体验才更加真实。若是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以在选修Ⅱ中开设《几何画板》专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