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的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努力****梓颖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培训的心得体会.docx

培训的心得体会.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培训的心得体会培训的心得体会13月,我被学校派往临沂参加“北师大德育工作培训”。两天的学习、四位卓越一线教师的倾心讲授,使我由衷的感到幸运。李迪,全国十佳优秀班主任。一位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师,一位在网络上被评价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女教师”,“李镇西式的女教师”,把带班管理学生当作幸福,并用自己的实践与文字勾勒了一位美丽“行者”的姿态。郑学志,全国优秀教师。郑老师凭借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和不懈追求,成为我国近年来异军突起的青年优秀教师,他的班主任工作丛书《班主任工作招招鲜》、《班主任工作新视角》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老师的欢迎。段惠民,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班主任工作研究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曾荣获濮阳市名师、濮阳市劳动模范、濮阳市优秀教师;中原油田教育中心优秀人才、中原油田教育中心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优秀辅导教师、全国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全国十佳班主任等称号。王建宗,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北京第十四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十佳教师的德育经验让我重新思考和审视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在现场被精彩的演讲打动,我做了录音。后来一次次重放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演讲者的思想我并没有尽领,原来自己是这么善于遗忘。而且“知行合一”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德育是个宏大又细微的工作,梳理学习的心得,我只能用有限的篇幅叙述片面的观点。德育首先意味着了解、关注和爱。做班主任最大的失误莫过于无法客观地认识学生的真实情况,总一厢情愿的认为学生应该怎样。老师的想象会在师生之间筑起一道难以穿越的墙。唯有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年龄特点、心理状况,老师才能给予切实有效地指引,适时适度的帮助。李迪老师的身边围绕着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是中考“失败者”、普通高中的“淘汰者”,甚至是让家长灰心的“遗弃者”,这样一群中职生生出的事端自然就多,对待这样的学生,你能受得了吗?能一如既往地爱他们吗?李迪老师是这样看她的学生的,“我觉得我的这些个性张扬、桀骜不驯的学生就像刺马苔,他们不能像牡丹、水仙、玫瑰那样‘成名成家’……”“这花(刺马苔)带刺,极其普通,生长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却郁郁葱葱、蓬蓬勃勃,我们都叫它刺马苔,而忘记了它美丽高贵的名字——蔷薇。”这些孩子更需要社会的关注,更需要爱,更需要被关注的荣誉感,李老师就用自己爱的教育给了他们这些。正因为对学生透彻的了解,准确的把握,李老师用班级活动作为德语和管理的抓手,在班内开展“爱情教育”系列班会。她引导学生如何对待青春期的爱情,“走进春天,请勿打扰”“爱着,是美丽的”“为了爱,你不妨自私点”……字字珠玑,巧妙地陪伴着这帮青春期的女孩儿们预习了爱情,引导她们成为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女性。德育意味着保护、尊重和信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信任学生也信任自己。正如李迪老师所言: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分析每个孩子的特殊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位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才。而这一切,都是以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为前提的。有人说,人的内心有两根弦,一根是魔鬼的琴弦,一根是天使的琴弦,而我们的责任就是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弦。我们只有以天使的人格,以天使般的爱心才能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弦。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说: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就要尊重他的历史,尊重他的贫穷,尊重他的错误,尊重他犯错误的原因。李迪、段惠民、郑学志老师的德育经历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而且在尊重之外,必定还包含着坚定的信任。信任孩子天性中真、善、美的一面必然会战胜假、恶、丑的一面,信任他——在老师的尊重里——会做能力范围内最好的自己。很多时候,正是老师坚定的信任加上有效地点播和引导给予了学生源源不断的力量,至柔至刚,从而帮助学生从阴影、失败、扭曲、痛苦中走出来。德育意味着有心无痕的教育和耐心的期待。学生任何一个错误的出现都隐含着家庭、社会、成长经历等多方面原因。如果寄希望于惩罚,那么无疑暴露了我们的无能;如果寄希望于长篇大论的说教,那么无疑暴露了我们的贫乏;如果寄希望于直截了当的指错和纠正,那么无疑暴露了我们的粗糙。诸如此类希望短期见效的“教育”势必像速效药一样,带来显而易见的“副作用”,这样的快餐式教育,其效果也只能如“水过地皮湿”,只解一时之气,难有长久功效。段老师的一个教育案例让我回味无穷。刚接手不久的班级屡屡出现“失窃事件”,无疑班里出了“内贼”。面对这种事情,班主任应当怎样作为?是明察,然后从严处分以儆效尤,还是暗访,然后说服教育如数赔偿?或者出于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不做查处,取而代之召开法制教育报告会?段老师三思之下推翻了以上三种办法。因为“作案者”是谁,许多同学已经有所猜测,无论哪种方法都会使失足少年暴露于众人之前,颜面扫尽,内心惊觉产生阴